本帖最后由 sadam667 于 2014-3-25 02:39 编辑
同是金迷,也来讨论两句,不亦乐乎~~ 在我看来,金庸的所谓武功,其实本质都是自我的一种修炼。 人活于世,总要面临一个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人本身与外界的关系的问题,总要遇到“我是谁? 我向何处去?我的位置在哪?我该如何立足于世?”等等的问题。
为了搞明白这些问题,人就有诸多的自我体验、修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向内的,是探索自我、明了自我的过程。这体现在金庸的武功中,就是所谓的内功修炼法门。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不断提升自我,增加自身的心理能量,从而让人面对外界的各种侵袭有足够的抵抗力量。其中最顶级的修炼法门是堂堂正正的,如易筋经、太极之类。通过这样的法门修炼,总能让人圆融通达,低则让人身轻体健,此身不受外物所累,高则让人通达阴阳,臻于化境。其境界没有穷尽,对人自身也不会有所伤害。而旁门左道的修心方法,哪怕应用于外有多强劲,总会不知不觉间受到暗创。哪怕外表多强大,多光鲜,他们自身的苦处自身知道。
如果说金庸的内功是修心,那么金庸的武功自然可以说指的是应对外界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入世、处世的过程。人跟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关系中所要用到的方法都可以看做是人的向外的武功。人处世有千百种方法,自然就有了千百种的武功。有堂堂正正的,如少林;有圆融浑厚的,如武当;有潇洒出尘的,如逍遥派;有大气磅礴的,如降龙十八掌;有阴柔绵密的,如恒山;有四两拨千斤的,如姑苏慕容;有死缠烂打的,如风波恶;有阴毒狠辣的,如星宿海。。。。。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武功派别,其实无不是各种各样的人对外界相处中应对办法的高度浓缩。人的不同的际遇造就了不同的应付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只要修炼到极致,无论是刚是柔是毒是刀是剑是棍,都有着极大的威力。
内功与外功,可以概括人在这个世界,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为更好的生存而进行的修炼。内功是人必须修炼的,没有内功,外功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即使有也只是花架子而已。而内功也必须有相应的外功作为与外界发生种种联系的媒介,否则也不能发挥其能量,不能与世界和谐相处。 如段誉虚竹,即便自身修炼得异常强大,由于没有很好地修炼外功,哪怕可以跳得非常高,下来时也只会摔得异常难看。
下面回到qs提出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久远的武功反而更高? 这好像确实与我们的认知相悖。 但是一旦把金庸的武功看为人处世的一种修炼,那就非常明白简单了。 在修心方面,哪怕几千年之前的人,比起今天的人来来说也不一定逊色,甚至反而可能更深、更精。 老子,庄子,诸子百家,其思想之深、之阔,放到今天,又有几多之人能说完全参透?一部菜根谭,浓缩了多少人生感悟足够今人体会?再说说外功,不用说远,就以春秋战国之时,种种纵横裨阖扭转乾坤之术,比今人何有逊色? 孙子兵法放到现代也是极好的博弈策略。所以,无论外功还是内功,并非世界发展了人的功夫就自然高了。
再说说为什么很多的仿佛闭门造车的功夫反而更强。同样把功夫等同于修炼来看,这也就很明白了。人的修炼是自我的事情,如果不擅修炼转化,那么外界对自身只是徒增烦扰罢了。再说,即便是仿佛的封闭的修炼过程,也很难完全跟外部世界脱离联系。裘千仞闭关练习铁砂掌,也得通过外界的滚烫的铁砂熬炼,正如同人所受的五内俱焚的熬煎。张无忌看似独自练习九阳神功,但也是通过与外界强加己身的寒毒相抗习来。哪怕确有闭关练功,那也只是暂时静心修炼调理自我而已,并非功夫凭空而来。
一部金庸,埋藏人世多少心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