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外国场景在中国没有市场的根本问题 不是在于场景本身的口味上,关健是在于场景如何推广应用的手法.多数能引人注目的外国场景本身都是相当优秀的,国外场景想从黄贝,城堡中平起平坐,必需要负出代价和强有力的后备组织队伍.
选择一款优秀的外国场景推广,不能只让玩家来接受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群策群力影射到整个玩家氛围里.
如:拿台湾相当成功的场景筝堡场景来说,当时风筝就选择台湾"谁与争锋"团队的几位代表人物替风筝进行01版本到16版本的整个场景制作过程的测式,推广,试玩,每天晚上集合场景的心得反馈给作者,对版本进行改进.并对该场景每个版本进行改版和公告来避免时间长后发生的版本问题,并记录整个有关筝堡的发展路程.<FONT color=#ffffff> </FONT>
这个场景推广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从地图编辑器从零开始做起到地图完成,花了整6个月;从第一个版本到第16个筝堡版开始不间断的测式,16版前的版本在玩家控兵难度上要求比较高,后来经过一个演进过程到43版本,这个过程是版本的在调整并整合一个难度便玩家接受的版本.
后来筝堡43版本慢慢的演变,到了香港的地图编辑爱好者手里就转变成了大陆的"黄贝"场景.这里有点意思.风筝称它为"筝堡外传".当然后面还有很多事情的发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1 19:11: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