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打仗太差劲。我以前也是这个观点。但后来想到一个问题:在那个战乱的时代,他打仗这么差劲,怎么能得到中国最高的军政大权呢?他可不是继位的皇帝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bbs.tiexue.net/ ]
然后想起,他领导的北伐战争,不就胜利了吗!而且胜利得相当快,1926年国民政府只拥有广东的一部分,1928年就控制了全国。这是当今的初中历史课本就有的内容,应该不会是吹嘘的。说明他打仗很厉害。
这就怪了!我查看《百度百科,蒋介石》,吃了一惊。他的早期军事经历相当辉煌。记录如下:
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东京振武学校,1910年冬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
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上海,受陈其美指派,率先锋队百余人至杭州,参加光复浙江之役。胜利!
1913年夏二次革命起,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事败后隐居上海。
他组织和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参加1924年10月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2月东征讨伐陈炯明、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等战役,战果卓著,因此获得声誉,先任潮汕善后督办,继兼广州卫戍司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bbs.tiexue.net/ ]
1925年10月率师第二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叛军。
他乘机相继攫取了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
然后就是北伐,打败了三个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他们的地盘、人口、经济实力、兵力都远超蒋介石。
1930年,又在中原大战中,打败了三个新的大军阀: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
以上作战,从一百人的小规模,变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除了攻打江南制造局的失败外,都是辉煌的胜利。攻打江南制造局,双方实力差距很大,失败了也不能归咎于他。而且,他只是“参与”,不是统帅。
但是,蒋介石此后打仗确实很差劲,而且是越来越差。到1947年以后,几乎就是落花流水。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bbs.tiexue.net/ ]
我猜想,可能是因为ji du教。
他追求宋美龄,不惜抛弃了以前的三位妻妾,并答应宋美龄的要求:信奉ji du 教。1927年,两人结婚。1930年,在宋美龄的促使下,他在上海虹口昆山路景林堂正式接受洗礼,成为ji du 教徒。
军事管理的一个核心原则:奖罚分明。这个道理,蒋介石是绝对不可能不知道的。否则,他绝对不可能在早期指挥军队取得那么辉煌的胜利。但是,他信奉ji du 教后,把这个道理给忘了,变为“仁爱、宽容”。
军阀,本来应该斩草除根,但蒋介石还是把他留任,只要他表示服从就行了。因为他“仁爱、宽容”。这些军阀哪里甘心寂寞,一等到机会,立刻又跳出来捣乱。典型的就是张学良、李宗仁。
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纵容了旧的军阀,就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慢慢地变成了新的军阀。因为他“仁爱、宽容”。临阵脱逃、暗通敌人的部下,本来应枪毙,放过。结党营私、欺压百姓的部下,本来应该坐牢,放过。思想偏差、不听调遣的部下,本来应该撤职或改造,放过。
到后来,他的军队全部变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面对强敌,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这样还不失败,真的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