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2-1 14:50 编辑
古代战争小常识(西周篇) 车步合编(混编)、以车为主 西周随着青铜铸造水平的成熟和手工业的分工和大发展,战车制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时的战车不仅车身坚固、耐颠簸,且运转灵活,便于快速行驶和改变方向,再加上姜太公的在建国初对作战形式的变革(在牧野之战时,姜不受传统战法束缚,创造性地将300辆战车和3千甲士编为密集的车阵,对商军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正面冲击,有效发挥了车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牧野之战商军的倒戈除了民心相背恐怕也与此大有关系)因此奠定了以车为主的作战形式,步兵成为车兵的附属,此时就有了新的建制单位“乘”,不过西周的“乘”与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仍有一定的区别,西周的一“乘”建制较小,甲士、战斗步兵连带后勤仆役共30人,与后来的75人甚至更多人的“乘”相比要小很多。 此时的军队组织形式:5乘为1队,10乘为1卒,100乘为1师,西周建国时有6个师,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又陆续新增了8个师长,以震慑商朝旧部族和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共14个师,也就是西周有一支4万多人的常备军。而此时诸侯国有1000多个,最大的不过方圆百里,人口数万,西周的4万多人的军队足以平定任何1国甚至数国的联合叛乱,西周强大的军事实力再加上建立了严密的宗法组织和道德体系,使得西周能够稳定维持其统治近300年,整个周朝也以享国800年而居诸王朝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