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楼主: qs

[役闻录] [转帖][野史乱弹]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

 关闭 [复制链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6: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的秋天,庄稼都进了仓里了,又到了打仗的好时候了。为了追究赵国自食其言、拒交六县的罪过,秦昭王命白起重整军马,围攻邯郸。但是白起先生闹病了(可能是痔疮),秦昭王只好叫王陵为将。       王陵攻了三个月,不但没有得手,反倒略有失利。这大约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吧,秦军这两年也太累了。       秦昭王很着急,听说白起的病(痔疮)已经好了,赶紧喊白起上前线。可是白起屁股上的病好了,脑袋上的病却犯了,冲秦昭王发了很多牢骚:“去年赵军在长平新败,境内兵员死者十之七八,虚弱不堪。但是有一些没事找抽型的领导(指范雎)竟然禁止我们乘胜追击,一举踏平邯郸。如今,赵军发愤图强,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恢复生产。赵国君臣更是早朝晏退(加班加点的意思),四面出嫁,结好诸侯。平原君把他的妻妾都编在了战士行列,君臣一心,上下同力,犹如勾践困于会稽之时。而我们秦军在长平大战死者过半,国内粮荒。如今远绝山河而攻人之国,一旦遇到赵人顽强抵抗于内,我们的兵威势必顿挫,那么诸侯看我们秦军疲敝,势必发兵断我后路于外,于是大破秦军必矣。”       白起说的话,文采很好,而且句句珠玑,都是久经沙场后的光辉经验结晶。秦昭王现在也老了,脾气也大了,怫然不悦,哼道:“哼,寡人大兵已经围在邯郸了,焉有无故撤兵之理。” 于是他给前线的王陵追加资本,补足了更多的兵源去邯郸前线拼命。可是王陵这家伙却有辱使命,接连死了五个校尉(师长级的军官了)。       秦昭王急得不行,又想去劝白起出山。白起偏偏装起了病,说我的痔疮又犯了。秦昭王怕再挨白起呛白,就命相国范雎去说动白起动身。       范雎干笑了两声,硬着头皮先夸奖了白起几句,以为能把他灌迷糊了:“白起将军从前伊阙大战,以寡敌众,大破韩魏二国之兵,血流漂卤(盾牌),斩首二十四万。楚国地方千里,持戟之士百万,您提一只孤军,拔鄢夺郢,占其半壁江山。天下莫不闻您的大名。如今赵人惨败长平,兵寡国虚,正是一鼓可下,奈何将军畏惧怯战了呢?”       白起知道他在激将,就把当初范雎如何作梗,终止白起的进逼邯郸计划,致使秦军错过了最好的灭赵良机的旧帐,当着范雎的面委婉地讲了。范雎大惭,红着脸退下了,向秦昭王去打小报告去了。   秦昭王和范雎暂时还对白起抱有指望,于是也不敢多为难他。于是白起呆在咸阳,养他那时有时无的病。       看看前线王陵顿挫无功,秦昭王于是又把王龁换上去。邯郸慢慢吃不消了。但是王龁攻了八九个月,死伤很多仍不能下。秦昭王又听范雎推荐,把范雎在魏国遭难时的救命恩人——好友范安平给换上去了。       郑安平仍然不能攻克邯郸。       秦国由于一年多的时间不能攻克邯郸,正如白起所料,诸侯开始怀疑秦军的能力了,并且开始在秦军背后蠢蠢欲动。首先是魏安僖王,他发现魏国好几年没有挨打了,觉得有点痒痒,就遣上将晋鄙率军十万救赵。一方面是救赵,一方面也为自己,若能打退秦军,不但能夺一些被秦占领的土地回来,赵国也必然赠城感谢自己。然而事与愿违,秦昭王突然派使者来警告他说:“我此次攻赵,势如泰山压顶,几天之内就能拿下。诸侯要是有敢来救的,我灭了赵国以后,马上就移兵去先打它!”魏安僖王大恐,立即按住晋鄙军,令他留驻河南汤阴(岳飞的老家,北距邯郸百公里),观望秦赵局势,伺机而动。       赵孝成王无计可施,只得舍近求远,派王叔“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平原君在朝廷上悲壮地表示:“要是靠谈判能取胜,就是最好的了。如果谈判不能达到目的,就得逼也要逼楚王在宫殿里和我歃血为盟。助手不用另请外人,从我赵胜家中的食客里选就可以了,希望能找出二十位文武全才的人,和我一起上路。”他回家后选了很长时间,最后共找出十九人比较令人满意,剩下的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毛病,凑不满二十人。(唉,门客的质量啊,0.6%的优良率。)       忽然有一人走上前来,对平原君说:“我听说您要去楚国谈判合纵,现在好像还缺一人,我愿往。”       平原君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此人报出名来,不是别人,正是燕赵猛士,直勇无比的大手笔——毛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6: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平原君一看毛遂,但见此人神情俊雅,颇有傲骨。但是身为低级门客,穿的也比较寒酸,就跟雪村身上总背个小书包一样,毛遂也总挎着一个行军小水壶。他说:“我这是为出使楚国准备的。”       平原君问道:“毛先生有水壶了,很好。但毛先生在我赵胜门下,至今已经几年了?”       “大概三年了吧。”毛遂手扶着水壶说。       平原君便摇摇头:“贤人在世上,好象锥子钻进了布袋一般,锋芒马上就能暴露出来。您已经在我的门下呆了三年,却默默无闻,看来没有什么本事,还是留在这里好了。”       “在下一直没有机会进布袋子呀。要是我毛遂早进了布袋子,岂止锥子尖,锥子把儿(颖)都露出来了!”(这就是成语“脱颖而出”)        平原君听毛遂自吹自擂,心里不快,但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也背着小水壶出发了。其他那十九人看见此情此景,暗中把肚子都笑疼了。       去楚国的路上,毛遂与那十九人坐在马车里议论天下大事,十九人这才发现谁也说不过毛遂。       车窗外,苍茫的岁月贯穿风中的密林倾泻而下。伴随着这一行人在中原地区孤独地南下的,是林鸟一声声的孤啼,以及他们的远大理想,拍着翅膀在林稍的风中起起落落。       到了楚国,楚国的领导人“楚考烈王”属于“考拉型”的领导,没事不动弹,他把国家交给爸爸楚顷襄王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王叔——“春申君黄歇”来管理,使后者成了楚国专权的专业户,自己却落得轻闲。       平原君把自己的二十位门客留在堂下,一个人脱鞋上堂,与“楚考拉王”谈论请兵救赵的事情。楚考拉王看见赵国已是风中残烛,没有兴趣与赵合纵,而且骨子里害怕秦国。平原君百般分析其中的利害,从日出一直分析到了中午,对方还是决定不下来。       毛遂怒了,他反对拖拖拉拉的会议,因为这影响了他准时吃午饭。他大踏步冲上殿——史书上叫做“历阶而上”——通常登台阶,问问孔老夫子就知道,不能一步登一个台阶,而必须左脚登一个台阶,右脚升上来与左脚并拢,再战战兢兢地登下一个台阶,像得了偏瘫病一样,以示恭敬。但是毛遂是燕赵猛人,一步两个台阶,历阶而上(这是刺客的动作了),上去之后就大喊:“合纵的利害,本来两句话就能讲清楚。你们两个领导已经谈了半天,怎么还决定不下来?”       楚考拉王吃了一惊,对毛遂的扑身前来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应有反应:“你!你——什么的干活!”脸都吓白了。       平原君也吓坏了,嗫嚅道:“这——这是赵胜的舍人毛遂,不慎冒犯了大王,请恕罪。”       楚考拉王一看原来是小催巴(舍人),遂不害怕了,从新拾起领导的架子,厉声高斥毛遂道:“还不快下去!寡人在和你主子说话呢,你上来做甚?”       不想毛遂毫不退缩,反而按住身上的剑把,逼上前来说:“大王之所以敢斥责我,不过是靠着楚国人多势众而已。现在十步之内,楚国人再多也没有用了,您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上。”       楚考拉王和平原君见状,吓得面如死灰。(古人想把剑抻出来,必须先把剑把向下按,所谓“按剑”。他们见毛遂“按剑而进”,知道就是要动手。)       毛遂按剑断喝道:“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您凭什么当众斥责我?你不知道士可杀而不可辱也吗!”说到这里,毛遂义正词严,连小水壶里都装满了尊严。楚考拉王吓得本能地一拱手,毛遂则耸起羽毛,慷慨陈辞道:“我听说,商汤以方圆七十里的封土起家而称王于天下,周文王靠方圆百里的地盘使诸侯臣服。如今楚国方圆足有五千里,能打仗的百姓超过一百万,天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比得上。可是一个小小白起却把你们吓坏了。白起有什么了不起,白起小竖子耳(意思是Baiqi is a sucker)。他带着几万秦军,一战便打下了你们的鄢郢;再战又烧了你们夷陵,把先王遗体尽数侮辱,你们被小小一个白起弄成这样,不觉得害臊吗?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感到难过,而大王您却恬不知耻。所以我们如今谈合纵,首先是为了挽救楚国,给楚国报仇。您却当着我的主子叱骂我!你叱者何也!”       楚考拉王受了这么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只好脸色苍白地答道:“是咧,确实像先生所言,寡人愿把社稷都托付给你们好啦。”意思是,你们愿意用兵就用吧。       毛遂当即向楚王的秘书发令:“给我把歃血的盘子端上来!”秘书哆哆嗦嗦端上来。不等楚考拉王翻悔或者赖帐,毛遂按住他就和平原君当场在殿上歃血为盟,宣布合楚兵救赵。毛遂本人也参与歃血。之后,毛遂见盘中还剩下一些血,就招呼那十九人说:“你们这帮低智商的人,庸庸碌碌,也在堂下把这血歃了吧。你们没有什么本事,也派不上用场,正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倚赖别人,靠别人把事情办成的人)。”        这帮“低智商的人”赶紧连滚带爬,诺诺连声地把嘴角都擦了血,正眼都不敢向堂上的楚王毛遂等人扫看。平原君遂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毛遂也从此成为平原君家中的上客。          潇水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善于“中庸”“调和”和“制欲”的人民,总觉得锋芒毕露不是好事。但毛遂自荐,锋芒逼人,他在楚国殿上按剑而行,寸舌厉叱,把楚考烈王骂得面红耳赤、狗血喷头,真是大块战国士人之心。“毛先生一至楚国,赵国的地位马上变得比九鼎、大吕这样的宝器还要贵重。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平原君事后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赞扬毛遂,并且坦言道,“我赵胜再也不敢评点人物了。我评点过的人物,何止千百,这次却在毛先生身上走了眼。赵胜真的再也不敢评点天下人物了。”       其实平原君看走眼的,何止百十。他的门客三千,有作为者寥寥无几。大约他选评人物,以身世和空名相取,所以屡受蒙蔽。他自己却不知晓,反而沾沾自喜。如果不是毛遂这次以实际行动点醒他,平原君门下的酒囊饭袋还会越来越多。作为上届君王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亦可谓“因人成事”者也——因祖宗的血统和DNA而得封做官。       因人成事这个成语,可以这样来造句:日军宣布投降了,蒋介石也因人成事,抢着四处跑去接收降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原君先生二三事:       所谓“战国四君子”,其实是四个贵族,按出场顺序分别是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其中出场最早,年纪最长的是齐国孟尝君,为人颇不足取,我们已经在前面“鸡鸣狗盗”一章,讲了他很多了。       这一章里我们说的比较多的是平原君赵胜,排在战国四君子之中,是老二。此人又如何呢?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现任国君赵孝成王的王叔,也是贵族出身。虽然他爱国热情很强,带着毛遂赴楚求兵,还算是立了点儿小功,但他的能力和政治角色不能让人恭维。在从前的华阳大战,他贪图魏国的邺城,却不但没拿到邺,反倒令赵国割出了五城给魏;长平之战前,他又贪图眼前的土地利益,草率作出接收上党的建议,招致了长平惨败乃至如今的邯郸城被围的大灾难。司马迁说他“未睹大体”、“利令智昏”,(使赵卒丧命)“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另据《战国策•赵策》记载,长平之战前两年,燕人欲攻赵。平原君赵胜就把赵国济东三个城和另外五十七个邑割给齐国,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从齐国挖到一个外援——田单,让田单到赵国来当将军,领着赵军去打燕国人。大约他觉得田单火牛阵一仗成名,所以很迷信田单吧。       赵奢在旁边看了,非常不满意,提合理化建议说:“齐国的相国田单,到我们这里当将军,我看不会有好结果。他肯定不会卖力气帮我们打燕国人的。因为,倘若我们赵国胜了,强大了,齐国就不再是霸主了。而且你花掉三城五十七邑这么大的代价去请他,这些城邑都是我们千辛万苦、覆军杀将才夺得的,就这么一下子给了他?难道赵国实在没人了吗?您干吗非得请田单来当将军。我非常熟悉燕国地形,我保证百日之内击退燕兵,如果你让我来当将军的话!”       平原君一听,也是啊!但是平原君说:“可是我已经报请赵王批准了,还是不要改了吧!”——这是什么工作风格啊。       于是,他硬花掉三城五十七邑的土地,去换田单一个光身跑赵国来当外援。果如赵奢所料,由于田单并不出力,仗打得旷时数年,赵国士大夫和战士们横死沟垒,车甲羽毛败敝,府库的钱全花光了,仓廪粮食耗得精光,最后只夺得了燕国三个小城(小到只有区区几百米周长),根本得不偿失!(更又导致了后面长平之战时赵军财力的不济。)       平原君赵胜的领导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忽略了人才毛遂一事,说明他不善于识人,死乞白赖用田单一事,再次也印证了这一点。这种贵族,看人只会看人的光环,全不能洞察内里,且不懂国际政治。国家用他算倒霉了。       最倒霉的是,通过这次打架,燕国和赵国从此结下了梁子。后来,燕国趁着赵国在长平之战新败,又以大军六十万报复赵国,赵国几乎面临亡国的威胁。这都是拜我们的平原君先生之赐啊。       关于平原君的私生活,则是奢靡浮华。举个例子来讲,邯郸被围期间,城里已经易子而食了,平原君的家属却快乐依然,歌舞升平,家里的贵人们都还在抱着话筒“你是电、你是光”地在KTV里大呼小叫,兴味不减。       有个“邯郸大酒店”的老板的儿子叫李同(邯郸传舍吏子李同),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进谏平原君说:       “邯郸之民如今已经易子而食、劈骨而炊了,可是您老的后宫,还有一百多个姨太太和三陪女,整天吃的是肉,穿的是有花纹的丝,玩的是希奇古怪,唱的是卡拉OK。而老百姓都褐衣不完,糟糠不厌(吃糠都吃不饱),民困兵尽。您家里器物钟磬自若,老百姓拆了房子当矛矢了。这样下去,邯郸马上就完蛋啦。到时候您还上哪享福去啊!”        平原君闻言大惊,赶紧把家里的丝被和粮食拿出来犒赏军校,正媳妇以下的人都拎着擀面杖和搓板参军,募得猛士三千人,一时把秦军打退了三十里。       这固然显出了平原君的贤——凭了这点贤,他得以厕身于“四君子”之列,但也暴露了他家的“富贵”和无数不明来源的资产。从前,赵奢因为“平原君家的人不肯交税”,把平原君的九个家臣都杀了。前后对比,我们知道他的“富贵”是从哪里来的了,是从损害国家利益那里来的,这是专权者的通病和福利呀。       凭着这些财富,平原君也养了三千门客。这些私人政治势力,帮他奔走效力,炒作名誉,立功保家,平原君爱护自己的门客甚于鸟儿爱护自己的蛋。       有一次,一个行动障碍人士路过平原君家——就是俗话说的瘸子啊。平原君后宫的一个美人,看见他在街上蹒跚,想起了其它什么动物,忍不住就在窗口,捂着嘴笑了,获得了审丑的愉悦。这瘸家伙大怒,闹哄着非要杀了这个美人刷耻不可。平原君的门客们也都帮着起哄,不杀了这个美人,我们这些吃白饭的就不在你这吃白饭了:“散伙啦,分行李啦!”平原君被吓坏了,为了自己的贤名,杀掉了无辜的美人,把人头送给瘸子玩。          平原君家养的门客,中间有名一点儿的,只有一个毛遂。此外还有一个公孙龙,就是“白马非马”的那个名家大才!公孙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龙善于跟前来造访的哲学分子们打嘴仗,平原君看了很爽,所以特喜欢他。他还有名言:“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谓牛羊足,一,数足,四,四而一,故五。”说一只鸡实际是三只鸡,一只牛是五只牛,一只羊是五只羊。后来,大阴阳学问家邹衍也跑来找他“对骂”,把他骂得理屈词穷,最后平原君也不喜欢他了。“黜之”,就是让他降级,命他住嘴,以后不许再数鸡牛羊有几只脚了。          现在说说战国四君子中的老三,春申君。这也是个气人的主。   这位春申君黄歇,我们也不陌生,曾经上书秦昭王,说退秦国数万大军,因此享誉诸侯,列名四君子之一,是楚王室贵族。到了战国后期,他通过种种努力,独擅了楚国大权,一手遮天,内政外事都他说了算。诸侯国际间的大事,黄歇决策了就行,不用去问楚考烈王,把持楚国朝政二十五年,成为楚国第一号大权臣,而且他很快陷入保守。楚国未能振兴起来,同春申君黄歇胸无大志分不开的。       作为权臣,春申君做决策时想的不是怎么对国家有利,而是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举例来讲,到了战国后期,齐楚都已遭受极大程度的削弱,正确的道路是,两国应该互相紧密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秦国,以求自保,这是瞎子都能看得出的道理。但是黄歇却视而不见,反倒挥军北上猛烈攻打鲁国,这就等于侵犯了齐国的势力圈。鲁国是个礼仪之邦,只会作揖磕头,能人都留不下。于是楚军如入无人之境,只遇轻微抵抗,鲁国就在公元前255年亡国了。从周小公建国以来,为国八百来年的鲁国,留下许多作揖磕头的文化遗产和一群规规矩矩以崇君为己任的儒者们,就忘掉了。楚人吞灭鲁国之后,极大地激怒了齐国,从此齐楚交恶,完全破坏了齐楚应当联合的正确战略。       而黄歇之所以北上吞鲁,硬去违抗齐国,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在淮北地区的十二个县的封邑的外围安全,不受其北边的鲁国威胁。齐楚关系却因此破坏了。这不是混蛋吗!后来,楚国遭受秦国六十万大军的灭顶攻击的时候,齐人居然不发一兵一卒援救,活该。这就是权臣当国造的孽。       后来,由于齐楚两国边境一直相当紧张,春申君还是害怕自己的淮北十二县封地靠近齐国,不安全,于是请求改封到吴国。于是春申君向东南逃遁,把封邑迁到了吴国去苟且。春申君偏安于吴,成了这一地区的无冕之王,大修宫室,辖区包括如今的上海。上海之简称“申”,就是和春申君首次开发了这里有关,上海浦东我还看见春申火锅店什么的。       黄歇对于国内的人材,如果不是自己一派的,他就压制,这也是权臣祖传的性子,没什么好奇怪的。当时,荀子是战国末期最大的学问家,来投靠春申君。春申君却只让荀子当个“七品芝麻官”——兰陵令。       即便如此,还有门客进谗言说:“汤武依靠百里之地而兼有天下。如今荀子是个贤人,凭借不止百里的一县,终将压过您的名誉,不利于您啊!”意思是贤人会威胁到您的地位。       于是黄歇叫荀子下岗了。       后来,又有人告诉黄歇说:“是凡贤人,都是听话的,尊敬领导的。荀子这种贤人,都是大绵羊,怎么会不利于您呢?恰恰相反,他到了哪里,反倒能带动那里的人听话,都尊奉您们领导了呢。”于是,黄歇又让荀子上岗了。       不管是上岗还是下岗,黄歇决策的依据都是这个人会不会听话,有否可能挑战他在楚国的权力地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能力上是否有助于楚国家。楚国不知有多少贤能英才,被他压制着。这是所有专权者的共性。       春申君黄歇,还曾经跟赵国的专权分子“平原君”赵胜,比过一次富。有一次,平原君的使者来了,头戴着玳瑁的簪子,刀剑饰以珠玉,十分华丽,向春申君家人炫耀(都是刮来的民脂民膏)。而春申君门客三千人,其上等门客都蹑“珠履”,意思是穿着缀有大个儿珠子的鞋子。鞋子都装饰得这么奢贵,那身上就更没法说了。珠光宝气,华美夺目。他们出来一摆pose,把平原君的使者眩得直翻白眼,当场口吐白沫。这两个专权的贵族公子、战国四君子之老二和老三,大致境界就是如此。       各自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就没数了。       许多年之后,司马迁曾游历过吴中地区,看见黄歇遗留在苏州的私家建筑,豪华庞大,不禁惊叹道:“宫室盛矣哉!”黄歇之肥,不虚言也。而楚国之瘦,自不待言。          潇水曰:总得来说,战国四君子中间,孟尝君是齐国专权专业户,平原君是赵国专权专业户,春申君是楚国专权专业户。这哥仨有四个共同点:       第一、 专权。他们仨都长期担任相国,其中孟尝君、春申君的专权特征最突出,内政外事都他们说了算,不用问国君。“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虽名相国,实楚王也”是当时人对他们的评价。平原君也是三次担任相位,三次离开相位,他的子孙的封地一直与赵国相始终,也是权势高重者——当然,客观来讲,专权程度比那两者,弱一点。       第二、 养门客,为自己的专权地位服务。       第三、 出身贵族(都是国君的亲戚),是六国没落的贵族政治的大头。       第四、 政治上无能,为人贪婪自私。孟尝君近交远攻,愚蠢典型;春申君谋私攻鲁,结怨于齐;平原君目光短浅,一味贪利。       “四君子”虽然做过一点露脸乃至略有功于国家的事,这是司马迁能为他们立传扬名的基本原因,但他们的贵族本质和愚蠢的DNA本性,使得他们的实质上仍然是祸国殃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6: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下面的故事刚好轮到战国四君子中的最后一个,即第四个——信陵君。       信陵君的真名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当时的人起名字喜欢“无”什么的,比如公孙无知、曹无伤、花无缺;女的就叫无盐,漂亮一点的就叫无双,比如周星驰的马子“无双姑娘”,天下无双。无忌的意思就是fearless,什么都不怕,好像是个莽夫,其实不然,魏无忌最为谦谦君子,温和有礼,是战国四君子中最清澈的一个,小名叫仔仔。       当此之时,邯郸被困严重,平原君派人传口信来,挖苦魏无忌说:“仔仔,我赵胜之所以愿意和您结为F4(对不起,结为姻亲,我娶了你的姐),是因为你能急人之困,很够哥们。如今邯郸旦暮就要完蛋,而你们晋鄙的魏国救兵却滞留在汤阴迟迟不至,您的急人之困又在哪里呢?”       魏无忌看罢,急得都要掉泪了,“滴答滴答他的泪滴,滴答滴答一碎碎尽”——泪水在他浓浓的眉毛里打着转。他赶紧去找魏安僖王,陈词百端,请求出兵。魏安僖王就是抱定当老龟的主意,不让晋鄙出头。魏无忌只好“滴答滴答”地把自己的门客都找来说:“我说服不了我哥哥(魏安僖王)了。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了,我打算带着你们去邯郸拼命。”        门客们都吓得“滴答滴答”直冒汗。魏无忌虽然也是封君,号称信陵君,但他和其他三君子不同的,没有专一国之权,甚至连高官都不是。这主要是因为他哥哥魏安僖王比较防着他,忌惮他的声名,不任之以国政。       信陵君魏无忌虽然没权,但手上有一百多乘兵车。他把自己的三千门客武装起来,拎着长矛大戟,队伍杂沓地开出了大梁城的东门。   大梁城有十二个城门,侯嬴先生就在东门传达室里工作。这家伙已经七十多岁了,有一肚子坏水,是个不错的人才。魏无忌曾经带着钱去访他。但侯嬴坚决不肯收钱,说败坏自己的名誉。魏无忌说:“不拿钱,请吃饭总可以吧。”       侯嬴点点头。       于是这一天,万里无云,秋风送爽,古代的开封大梁正适宜吃喝玩乐。魏无忌在家里大摆酒席,宴请侯嬴,并且亲自驾车去东门来接,车上还“虚左”——我们知道,战车上“车左”是主将,“车右”是保镖,驾驶员在中间,所以左位是最崇高的位置,留给领导坐的。老侯则毫不客气地登上车,一屁股坐在左位上。魏无忌恭恭敬敬地为他赶车。       可是,老侯突然又节外生枝了,要去看一个街上卖肉的朋友。魏无忌二话没讲,滴答滴答地又把车赶到了农贸市场。从大梁东门到农贸市场,这一路都是人多的地方,便于侯嬴炒作。人们纷纷伸长脖子,看见侯嬴跟杀猪卖肉的朋友朱亥,在肉铺里东拉西扯,翻着白眼聊个没完。而魏无忌脸上挂着谦和的微笑,执着缰辔耐心地等待着。群众干部们于是暗骂侯嬴不通情理,而称赞魏无忌能折节下士。       等一班人招摇过市完毕,路演算是结束了,来到筵席上。侯嬴这才在酒宴上低声告白说:“公子啊,你不懂,我故意在外面招摇,又在肉铺里耽搁,就是为了打造公子的名声。如今市人(农贸市场里的人)都以为侯嬴是小人,而公子能下士呢。”魏无忌方才醒悟,侯嬴善于媒体造势,引导舆论,为其主子服务,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啊!       一般来讲,宾客或者门客,都是在进了主子的门之后,才开始替主子吆喝,宣传名誉的。侯嬴则一边进门就一边替魏无忌打造名声,包装炒作,真“不俗”啊。       如今,侯嬴看见魏无忌带着一帮人,气冲冲地开车出东门,要去打群架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说:“秦军剑利士猛,战如雷霆,你们这么过去不是用肉包子打老虎吗?”       魏无忌在车上拜了一拜:“正要有问于先生,先生有何高见?”   侯嬴赶紧把魏无忌拉到自己的传达室里,悄悄地说:“您还得利用国家资源啊。大王的bedroom里就藏着兵符,偷出来就能够调动晋鄙的十万大军啊。”       “谁去偷啊?”       “大王的宠妞如姬,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bedroom里侍寝。过去公子曾经替如姬的老爹报仇(如姬的老爹被人切去了脑袋,魏安僖王长期不能破案,而魏无忌派自己的门客打入黑社会,杀了凶手出来)。如姬对您感恩戴德,愿为公子死,无所辞。您让她偷东西,她一百个愿意,小case。”       果然,如姬盗出兵符,连夜送给魏无忌。魏无忌立即整鞍欲发。侯嬴又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晋鄙这老家伙是个死脑筋,不听虎符调遣怎么办?您还记得我那个杀猪的朋友朱亥吧,这家伙力大无穷,杀猪不用刀子用锤子,可以一锤子锤死猪。他也可以一锤子锤死晋鄙,绝不会失手。除非晋鄙的脑袋比猪头还硬。”       魏无忌一听这话,眼泪又“滴答滴答一碎碎尽”了。嬴惊愕地问道:“公子有什么好哭的,难道怕死吗?”       魏无忌说:“晋鄙是员经验丰富的老将军,恐怕不会上当,所以只好把他杀掉。可惜了国家这个人才,我因此而难过。”          到达汤阴以后,晋鄙看见魏无忌手中的虎符,拿起来和自己的那一半相对,举在空中反复仔细观察,果然对得上。两半上的字迹也互相吻合。但是,晋鄙还是满腹狐疑:这么重大的事情,应该还有盖章的公文才行啊。       “就凭这一块兵符,就要我交出十万大军的指挥权?这到底怎么回事!”晋鄙几乎要喊警察了,“你有没有文书啊?”       魏无忌哪里有文书,大锤倒是有一个。他目视站在晋鄙身后的朱亥。朱亥这个杀猪的,袖中含着一把四十斤重的铁锤,挥起来就把晋鄙的颅骨砸得粉碎。晋鄙也算是叱咤一时的宿将,一辈子对国家忠心耿耿,可怜却落得如此下场。       军队立刻乱了。魏无忌害怕军士哗变,赶紧讨好军士说:“当爹的可以回家去,儿子留下。哥俩都在军中的,留一个就行。独生子女也都可以回去。”于是,遣散了两万人,魏无忌带着剩下的八万士兵向邯郸出发了。而当此之时,景阳率领的数万楚兵,也正在滑过中原,向北方邯郸悄悄移动。邯郸人民,有救了!       潇水曰:当时人们的袖子很夸张,袖的宽度要达到在袖子里面可以屈肘。如果把衣袖肘部多余的布反折过来,可以绕肘一圈。但是,袖口部分却是掐窄的。这样,整个袖子就成了一个容器,可以在里边放钱包、手帕、情书、大铁棰等等各种东西——就是朱亥行凶用的那个。       据史书记载,晋鄙的门客,后来一直立意为晋鄙报仇,到处找魏无忌的小辫子,后来终于配合秦人使用反间计,把魏无忌弄得半死不活,酗酒五年而亡。那个给魏无忌出主意盗窃虎符并且锤死晋鄙的老侯赢,后来据史书记载,他向北而立,喊着信陵君的名字,老泪纵横地自刭身亡了。侯赢死的非常突兀,又没有人逼他,何苦呢?       大约也是自忖没有活路了吧。盗窃公物,无论如何,是一种罪恶,侯赢公然指使信陵君盗窃公物,又残酷杀害国家宿将,这么大的罪过,魏大王能饶的了他吗?       而晋鄙之门客,亦可谓善于尽忠报仇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6: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下面我们把目光移动到被围困的邯郸。邯郸有两个城,呈犄角状互相依靠。一个叫“大北城”,一个叫“宫城”,前者是平民住,后者是贵族老爷住。这大约就是王晓波所说的“uptown”和   “downtown”吧。       如今“大北城”的城墙遗垣犹存,30多米厚,8米多高。而当年盛时,长四公里多,东西宽三公里多,边长十二公里。这个尺寸比后代的国都都毫不逊色。(西汉长安、北宋开封,是全国最大的了,边长都不过六公里,周长二十多公里。而与战国同期的罗马城,是边长十公里。)       邯郸城的防守层次分明,从城外十五公里就铺展开来,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撤进,或者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警戒圈设有侦察哨,当敌人逼近时,城外的侦察兵就举旗帜报警,晚间则举火。敌人离得越近,旗帜举得就越多。不过,侦察兵的工作太危险,估计没有人爱干。       城防圈从护城河开始,根据兵书记载,水面上还架有转关桥,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桥面便会翻转,令敌人坠入壕内。水面下还暗藏着长短不一的竹刺,防止敌人涉水。       在护城河后,有时会附加一道夯土矮墙,矮墙后的军人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正在越壕的敌人。       接下去才是城墙,城墙根儿是尖木桩区,阻碍敌人攀城,以及刺死攀城堕落之敌(不能堕啊!)。战国城墙的高度已由春秋的10 -12米,增至不逊于后世的15米以上。城墙根厚达20米,甚至40米。       城门是整个防御体系中的弱点,城门最怕火烧,所以外边钉上厚泥。城门上设有活动射孔,用以阻击靠近城门的敌人。即便敌人突破了城门,也不怕,可以紧急落下悬门,把进来的敌人截断,再收拾他。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的街巷也设有壁垒和路障。       总之,经过春秋300年和战国200年的经验积累,战国时期的战争技术无比辉煌,傲视后代。       面对固若金汤的百年邯郸城,靠用戈戟轻武器去攻打它,无异于拿几十把锄头殴打一辆坦克,所以秦国指挥官——郑安平势必要使用大型器械。       郑安平是使用哪些攻城器械与赵人鏖战,我们只好借助兵书的描述来进行模拟。       郑安平命令,你们都去附近森林砍大树。大树干砍来之后,前端套上青铜尖,再搭个木架子,用绳索把树干悬挂其下,下面垫上滚木当轮子,让秦军推着,像撞钟似地,用大树干猛撞邯郸城门。       城上的赵人不傻,“跟我们玩这个。”他们乱箭齐发,秦国人丢下了攻城锤,抱着脑袋跑回来了。       郑安平觉得,非得是既能进攻,又兼防御的器械才行,于是他让随军木匠制造了几百具“木驴”,高2.3-2.6米,长3.3-5米,外面蒙上生牛皮,下面装有六个木轮,肚子里边藏好6-7个秦国兵,嗨哟嗨哟地,在木驴肚子里头推着这驴往城下跑。       赵国人乐了,军官喊道:木擂伺候。木擂也就是滚木,评书里边常用到的。用沉重的树干制成,用以砸击敌人。秦国的木驴刚刚接近城门,准备烧城门或者挖城根,赵国守军突然砍断绳索,滚木像归圈的山羊一样齐泻而下,奔着驴就去了。秦国的驴给砸得东倒西歪。滚木表面还安装了尖钉,给挨砸的人放血。赵国人为了节省木头,还在滚木上系根绳子,砸下去以后,再拉上来,反复使用,哈哈!(其实这个东西后代叫“留客住”,把带钉的滚木用绳索系于绞车上,投入敌军人群中,绞动绞车,使其上下滚动杀伤敌人。)       郑安平看见自己的木驴倒了霉,赶紧想主意,把木驴升级成尖头木驴,上尖下宽,让他的滚木砸下来都跑偏。嗯,这招好,郑安平亲自督阵,轰了一群尖头木驴呼啸着往赵国的铜墙铁壁冲过去了。(这东西的学名就叫“冲车”,“折冲于樽俎之上,却敌于谈笑之间”,就是说它呢。)       看见冲车过来了,赵国人说:火来!——       守军像投掷手榴弹似的往下狂抡油脂火把,下边的驴尾巴开始着火了,守军哈哈大笑,看下面的热闹,手一慢,差点烧了自己袖子。赵国军官又在城顶上支了口大锅(好像现在酒店楼顶上接收卫星电视用的),锅里盛满油脂,用炭火烧沸,拿大勺子往城下泼,喊:先洗个热水澡吧。(后来这种东西发展成“金大罐”,里边装着炽热铁液,抛洒烧烫城下敌人。)       尖头木驴给烧得嗷嗷直哭。秦军耐不住头顶的飞蝗、滚木、大石头和洗澡水,被迫退下。郑安平气得直跺脚,只好丢下几百具尸体收兵回营。       回去后,郑安平琢磨了很久,觉得冲车这种常规攻城设备都不行。于是他参照兵书,费了很大力气,终于造出了一个能够防火、防木又防石的大玩意,叫做轒辒。轒辒在《孙子兵法》中就已经提到了,说“修橹轒辒,三月乃成”——制造周期三个月。       这种奇怪的轒辒车下面,装四个轮子,车顶是木架,外蒙生牛皮,并涂以泥浆,可以防火,车内容好几十人。郑安平在后方矢石不及地带弄了一个大绞盘,几百人像推碾子那样推动绞盘,动力通过绳索和相关滑轮传到的轒辒上,转化成向前的动力,使轒辒吱吱嘎嘎移动到城下,与城墙贴近。车里的士兵藏在轒辒车内,于城墙底下打洞,并且用车上悬挂的圆木大锤冲撞城门。       赵国人故技重施,放箭,扔石头,撇火把,倒垃圾。可是轒辒前边挂了一张大帆,叫做木幔,用绳索操纵,上下活动,遮挡城上飞下的一切东西。此外还有一个桅杆,约与城墙同高,顶上还挑着一个木槽,里面都是石灰。一抻绳子,石灰全扬到赵国人脑袋上了,立刻瞎了好几十号。       秦军轒辒像一个旱地轮船,趁机在城下靠港作业,抡家伙使劲挖,同时推圆木锤猛撞城门。       赵国人从城里埋了只大瓮,从回音判断,知道城墙快给挖出窟窿来了。赶紧准备火擂,这是一种带油脂带火的滚木,悬吊在城墙顶上的相关位置。刚吊起来,轰隆一下子,城脚给挖出了个大窟窿。郑安平从外面挥军跟进,无数秦军扑向这个珍贵的窟窿。       赵军官说:放!       悬索斩断,带火的滚木带着惯性往地洞口砸下去了,很快堆积成丘,堵塞了这个窟窿。已经钻进洞的士兵赶紧往外跑,其他全给闷死里面。哈哈,赵国人刚要乐,就听喀嚓一声,城门这时候被秦军轒辒木锤撞开,秦兵乌漾一下都奔城门来了,其中还有骑兵。眼看就要蜂拥而入,谁料赵国人事先在城门洞撒了木蒺藜,当时的马没有马掌,踩住蒺藜,纷纷卧倒,城门洞乱成一片。       那些脚板比较硬的秦兵,继续往城门洞口冲,赵国人赶紧推出几十辆“塞门刀车”——两轮小车前端固定住几十把尖刀,郑国人推着小车往城门洞丢。赵军官喊:塞门阻敌!       城门被不断推进去的刀车给再次封住。       城顶上的赵国人则赶紧喊:“放!——”       就听咣当一声,悬门被放下来了。那些城门洞里的士兵,赶紧往外跑。而那些侥幸闯过悬门、塞门刀车,已经冲进城去的秦军,则进了瓮城这个阎罗殿。       瓮城这种东西,是正城门之外修的一个半圆形凸出的城圈。敌人攻入瓮城,瓮城门与正城门前后都一落闸,进来的人插翅难飞,情等着被上边的人扔石头砸扁。梁山好汉时迁就是这么给人砸死的。如今南京中央门甚至有两个瓮城,四壁中又有藏兵洞,可以容兵三千。套用现代军事术语,瓮城就属于具有高度弹性的防御体系,以空间换取时间,转变力量对比。       力量被对比下去了的进城秦军,给赵国人封在瓮城里,被来了个瓮中捉鳖,全部罹难,尸体搬上城头晾着。郑安平一看,哇呀乱叫,要求交涉,讨回这些将士body。       赵人说:“我们舍不得扔这些高蛋白的新鲜货,要等没粮的时候当肉干儿吃。”          郑安平想了想,觉得只有从城顶攻上去,才算好汉。于是命令士兵“蚁附之”,就是像蚂蚁那样往城上爬——当然要借助云梯。这种要死的活由“险队”完成,就是不要命的人组成的队,成员主要是犯罪分子:十八人一队,登城突击。如果你畏死不上,临阵脱逃,事后将在千人大会上被车裂;上级敢包庇你,或者为你求情,将被刺面、割鼻。当然,如果你突入城中,按照秦国法律,全队每人授爵一级。爵位可以抵从前的罪行。如果你在作战中死了,这爵就交给你家中一人继承。如果这十八人没有获取敌人头颅,那就把“险队”队长砍头。总之,这是古代的敢死队。       看见秦军不要命的“险队”开始登城了,赵军则使用了一种新式装备:悬脾。悬脾类似现在高楼大厦上擦玻璃的那种小筐,中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人。敌人俩手都在爬城没法还击,只好忍着被人扎。好在城下有人掩护,纷纷往城上射击飞箭,压制悬脾里的守军。但城上还有“累答”,就是软幕,涂上泥浆,悬挂在城墙前面充当廉价的盾牌,抵挡从下边射来的飞箭。不涂泥浆的可以点燃后覆盖城下敌军,去烧他们。       看得出来,攻城是及其艰苦的,是孙武所说的“下之下者也”,万不得已时才选择,它比守城的难度系数和伤亡指数大多了。据《墨子》一书的论证,四千人布置在一公里长的城墙上,可以抵御住十万人的长期进攻。攻城一方的牺牲,可以是守方的十倍不止。正是因为攻方的伤亡会非常大,所以出于恼怒,往往会在胜利后屠城。不管怎么样,墨子先生善于守城啊,墨守成规这个词,就是给他的。       长平之战之后哀愤两集的赵军,凭借着邯郸坚城,竟坚持防守了长达二十四个月以上。邯郸成了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最后,郑安平发现自己的身后出现赵国的援军:魏国战士八万在信陵君魏无忌的率领下,楚军数万在景阳的率领下,从后边掩杀过来了。       关于楚军的主将景阳,楚考烈王在派遣之前,曾有人提反对意见。这人讲了一个惊弓之鸟的故事,说景仰是秦军手下败将,见了秦军就爪软,是惊弓之鸟,不能再用了。但似乎景阳还是被派出来了。   魏楚联军翻江倒海地杀来,战局发生逆转。秦军力量单孤,腹背守敌,郑安平力战不支,兵败如山倒,只好率众两万人向城上的赵军投降。赵孝成王于是封他为武阳君,三年后悒郁而死。而另一部分秦军——“王铁汉”王龁的部卒,也在魏楚联军夹击下溃退。王龁带领其中一部分向友军张唐靠拢。张唐是干什么的呢?原来,秦昭王看见魏军有北上救赵之意以后,就命张唐包抄魏军后路,对魏军发动牵制性进攻,以缓和邯郸秦军所受的压力。王龁加入张唐以后,两人联手攻下了魏军后路的重镇河南安阳。       王龁的另一部分部卒,向西跃过太行山往山西的汾河岸边撤退。魏楚联军发挥连续作战精神,穷追不舍。在汾河东岸,秦军反身进攻,斩魏军首级六千。而魏楚联军并不示弱,血脉喷张,随即又将秦军击溃。秦军在仓惶渡河之中,流死两万人。       这时候已是公元前257年的寒冬,战士武器上的长缨,被鲜血喂得更红。长缨是丝线或兽毛制作的,当武器刺中敌体时,可以阻住敌人的血,不至于顺着武器柄向外流淌,使柄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当然,柄上加缨,也可以更加威风、有气派。       魏楚联军在寒冷的空气中握着红缨长戟,渡过汾河,攻打汾城。汾城现在叫做临汾,是秦国在山西西缘的河东郡的郡治(就是省会的意思)。收城的地方官正是河东郡太守王稽。王稽也是当年范雎的救命恩人,作为报答,范雎叫他在此为官。但是王稽没打过仗,害怕汾城失守,于是跟攻城的魏楚联军眉来眼去,所谓“与诸侯通”。后来,他因此罪被杀,一并连累了范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精华

-2

积分

奴隶

耕战
-2
鹰币
5
天龙币
0
回帖
2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3-1 15: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感谢楼主的转贴。文章笔锋犀利、蔚蓝壮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2

积分

奴隶

耕战
-2
鹰币
5
天龙币
0
回帖
3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8-2-3 19: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好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275

积分

男爵

耕战
29
鹰币
-45
天龙币
0
回帖
204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8-2-5 12: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长了也没什么,慢慢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5-5-2 22:02 , Processed in 0.134562 second(s), 10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