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關「我敵人的敵人」開場旁白提到1075年熙德與希梅娜成婚、托雷多國王馬蒙(Yahya ibn Ismail al-Mamun)之死,閉幕旁白提到1085年5月24日阿方索攻陷托雷多,至於關卡內容提到熙德與蒙達米特(Motamid)、回教長老合作鎮壓托雷多內亂,混糅了幾段不同的史實:
插手托雷多事務的「蒙達米特」應該是塞維亞(Sevilla)國王穆耳台米德(Muhammad Ibn Abbad Al Mutamid),熙德與他初識於1079年受命赴塞維亞徵收納貢,期間塞維亞與格拉納達(Granada)爆發了卡夫拉(Cabra)之戰,熙德出手協助擊退敵人,但格拉納達行動由阿方索六世親信加西亞.奥多涅斯(García Ordóñez)策劃,甚至可能是阿方索授意趁火打劫,因此埋下熙德與阿方索交惡伏線;
第三關「席德的流亡歲月」開場旁白提到阿方索六世在某年冬天流放熙德,歷史文獻記載熙德最遲於1080年5月8日仍然留在阿方索朝廷,而關卡前半部提到1081年熙德出仕沙拉哥薩(Zaragoza),注意本關的「蒙達米特」與前關應該非同一人,因為沙拉哥薩國王是穆台敏(Yusuf al-Mu'taman ibn Hud),閉幕旁白描述他「是一個很有天份的領袖……同時也是藝術家兼詩人」更符合塞維亞國王穆耳台米德。至於關卡後半部提到熙德打敗的貝倫格爾(Berenguer),是指1082年阿爾梅納爾(Almenar)之戰被他俘虜的拉蒙.貝倫格爾二世(Ramon Berenguer II),他當時與孖生兄弟貝倫格爾.拉蒙二世(Berenguer Ramon II)共治巴塞羅拿(Barcelona),並於1082年12月5日遭其設計暗殺。
第四關「黑衛隊」開場旁白提到「阿方索王……派遣他的軍隊去討伐在扎拉哥撒的蒙達米特軍隊」,雖然阿方索王於1085年左右確實有入侵沙拉哥薩,可是「被迫尋求外援……接觸直布羅陀海那一邊的柏柏人」的是塞維亞的穆耳台米德;關卡內容包括1086年10月23日薩拉卡(Sagrajas)之戰,但在歷史上當時熙德仍然繼續服仕穆台敏的後繼者,之後儘管他與阿方索達成了和解回國,然而似乎未有領軍與優素福(Yusuf ibn Tashfin)交鋒,而真正讓優素福決定要撤回非洲的是其子暴斃一事。
第二關「芬特蘭撒格」注明年份為1000年,但開場旁白、關卡內容前半段都出現了982年左右紅鬍子艾瑞克(Erik the Red)組隊往格陵蘭(Greenland)探險一事,至於關卡內容後半段、閉幕旁白提到殖民文蘭(Vinland)、紐芬蘭(Newfoundland),實際應為艾瑞克之子森萊夫.艾瑞克森(Leif Erikson)在1000年左右的事跡。
第三關「哈斯丁斯」注明年份為1066年,開場旁白提到1066年1月5日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之死,關卡內容包括1066年9月26日斯坦福橋(Stamford Bridge)之戰、9月28日諾曼人登陸佩文西(Pevensey)及10月14日黑斯廷斯(Hastings)之戰,注意在歷史上維京人哈拉爾.哈德拉達(Harald Hardrada)死於斯坦福橋一役,遊戲提示建議玩家登陸的懷特島(Isle of Wight)亦應該是防守重鎮而非「安全登陸的理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