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A-X
发表于 2012-5-31 01:15:53
李通传里有这么一段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这事关羽传和先主传都没好意思提 也就是说刘备在这里根本没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战果 甚至说可能被打的有点惨 不说被完虐 起码那时候刘备统兵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和曹军还是有差距的
qs
发表于 2012-5-31 12:40:06
你这样寻章摘句的解读恐怕不是什么好办法吧,陈寿奉曹魏为正统,刘备不过是一传而已,有何理由为刘备关羽隐晦败绩?倒是李通乐进这些人的事迹都是合传里的只言片语,时间地点多有不详,难以连贯互证。且陈寿求米立传世所皆知,张冠李戴也未可知也。我的意见不足信。
如果对过程不明朗,那一个合理的办法就是通过结果倒推。中国史籍对兵事记载历来语焉不详,难以为据,那么就从刘备无尺寸之地到三分天下来倒推,如果军事能力差劲,如果总是吃败仗,怎么地盘反而越来越大了?孙权在合肥一直败于曹操,所以合肥方向孙权势力一直北进不得,这是符合逻辑的结果。刘备赤壁后占有荆州,如果曹军总是打赢刘备,乐进李通各个能横扫刘备,怎么反而逐渐退到只有荆北一郡的地步?感情曹军都是仁义之师?打胜仗了反而大步后退,把江夏江陵诸郡让给刘备了都?逻辑上明显不通吗。三国志里的那些只言片语记载了曹魏军的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大书特书,一共几百字的合传里倒占了几十字。对于刘备的大战略的胜利反而不详写,一语带过,这到底是为曹魏隐晦,还是为刘备隐晦?或者说当年陈寿就深得国军蒋府宣传之妙?哈哈
sadam667
发表于 2012-5-31 22:12:12
"国军蒋府宣传之妙"~~妙语也~~
春田一九零三
发表于 2012-6-11 21:08:23
因为汉中之役而高估刘备的军事才能是不当的。
汉中之役初期,刘备指挥的蜀军和留守的曹洪、徐晃对抗时,一直损兵折将。而不得不导致诸葛亮从益州增援,举倾国之力讨取。中期最大的转折点,偷袭夏侯渊采用的是法正和黄权的计谋。而曹操率兵来救时,刘备采用的是据险固守。最后把魏军耗走了之。
因此,刘备在汉中之胜,是战略上的胜利,而非战术上的胜利。另外,前半也有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的嫌疑。如果魏军提早驰援,那么蜀军拿下汉中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先主的大部分战斗,要说显得有点谋略的也只有博望坡伏击战。但也只能欺负一下夏侯惇这种只有匹夫之勇的内政官。
说回刘备的经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其人格魅力。伪君子也好,厚黑也好,作为政治家而言并不为过。关张马黄,伏龙凤雏,哪个不是人中龙凤,而刘备在几乎没有家业时,能牢牢的挽留住这些人,是非常不易。就好像一个没资产没背景没上市的民营企业,光光靠未来的美好期待,来留住人才是非常难的。
而刘备的成功之处就是做到了这点,并坚持奋斗。然后曹操的国资企业终于在和孙家地方企业的争斗中两败俱伤,而刘备则最终抢下这块市场并开始走上自己发家之路。
春田一九零三
发表于 2012-6-11 21:39:22
关于刘曹的战术能力,个人倾向是都是属于稳重型,只不过孟德多疑,玄德多虑。
刘备生平败战很多,跟的人个个都没好下场,但他每次都能全身而退,这不是单纯运气能解释的。只能说刘备非常善于留退路。徐州、官渡、新野或者后来的长坂坡大败,刘备的核心集团几乎没有大的损失,反观战国武田氏,长篠之战一战赔掉全家血本。
正因为这样,刘备历次溃而不灭,不断卷土重来,成就大业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pktuo
发表于 2012-6-13 20:38:38
顶备备
飞艇艇长
发表于 2012-7-30 11:14:26
上大学不久一个室友说我给人感觉像刘备(不是外貌),这究竟是褒是贬{:153:}
96nn
发表于 2012-7-30 11:37:45
飞艇艇长 发表于 2012-7-30 1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大学不久一个室友说我给人感觉像刘备(不是外貌),这究竟是褒是贬
{:152:}楼上大耳垂肩、手长过膝?
飞艇艇长
发表于 2012-7-30 11:44:20
回复 96nn 的帖子
{:146:} 都说了不是指外貌啊,
难道是“重厚而似伪”??{:170:}
96nn
发表于 2012-7-30 11:59:53
{:174:}是不是有事总躲在后头,指使兄弟去干?还是说遇事总哭……
DX引力_
发表于 2012-8-6 17:13:56
刘备,知人善用,有驭人之才,是为皇不可为雄。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5-14 19:45:12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5-25 1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qs 的帖子
游戏叫的是三国志,其实还是偏演义
soga
Gundam-MX
发表于 2013-6-16 14:04:04
楼主辛苦了,现在许多人提起三国都是“拥曹贬刘”,难得看到有客观评价刘备的。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16 17:41:15
Gundam-MX 发表于 2013-6-16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辛苦了,现在许多人提起三国都是“拥曹贬刘”,难得看到有客观评价刘备的。
谢支持!
逍遥神侯
发表于 2013-6-16 20:54:52
看题目也不想谈刘备...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初孙仲谋.....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16 21:03:47
逍遥神侯 发表于 2013-6-16 2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题目也不想谈刘备...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初孙仲谋.....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liuyunfirst
发表于 2013-6-25 08:51:41
以其说伪君子,不如说分得清轻重。
平时或者在自己掌握了主动后为人仁厚。
但是主动权在他人手上,为势力所逼之时,那就不择手段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吧。
chunhim_lai
发表于 2013-6-26 23:17:05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16 2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R.Baggio
发表于 2013-6-27 10:01:04
chunhim_lai 发表于 2013-6-26 2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这个话题和刘表无关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27 10:11:35
qs 发表于 2012-5-31 1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样寻章摘句的解读恐怕不是什么好办法吧,陈寿奉曹魏为正统,刘备不过是一传而已,有何理由为刘备关羽隐 ...
陈寿其实是蜀国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