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3737|回复: 19

[转载]影评:当阁下望着深渊时,深渊也在望着阁下——《黑暗骑士》

  [复制链接]

5

主题

1

精华

1087

积分

伯爵

耕战
100
鹰币
148
天龙币
0
回帖
56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2 21: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阁下望着深渊时,深渊也在望着阁下——《黑暗骑士》
作者:晓阳

老师从小教育我们,要开展批评,先要先开展自我批评。于是在剖析《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之前,我先剖析我为什么看枪版。


——————
我是自我剖析线——————

对于很多大陆影迷来说,等待《黑暗骑士》的到来(不论以何种形式)或许是2008年最主要的功课。DVD貌似要等到12月上旬,而院线放映更如浮云,从网民到媒体,几乎都认定引进无望。我至今仍然妄想此片的意识形态问题可以通过不伤筋动骨的方式解决——如果你看过6年前的《天鹰战士》,你就一定知道我们引进方的滔滔胆略和无影剪刀都是世界一流的,没有之一——《黑暗骑士》进不了,那可以翻身变成《黑鹰战士》嘛;今年名额满了进不了,明年还有希望嘛。
然而,漫长等待会产生一个比无法引进更可怕的问题。爆炸的资讯不断地让剧透侵蚀着我们的眼睛,夸张的好评率更无限堆高了我们的期待。我真的害怕重蹈几个月前的覆辙:经过整整8个月的漫长等待,当我憋到真正的《EVA新剧场版》DVD入手时,却早已知道电影所有细节和惊喜了。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断的小规模的剧透,最终会让人泄气。
于是,我决定不等年底的什么DVD版蓝光版双碟版终极版了,也不等明年如同浮云的《黑鹰战士》了,望穿秋水,就看枪版!!!
很幸运,事实证明,TDK(我坚信这部电影值得用3个字母替代,如同T2)不是一部需要靠蓝光碟或D9来彰显自己价值的电影。


——————
我是数据线——————

请先坐好并系好安全带,让我们看看TDK在今年夏天创造了哪些影史纪录:
最高午夜场票房(18.48m);
最高首日票房(67.16m);
最高周日票房(43.59m);
最高首周末票房(158m);
最快破亿(2天);
最快破两亿;
最快破三亿;
最快破四亿;
最高四天票房(182m);
最高IMAX巨幕影院首周末票房;
最大开画放映规模(4366家影院);
最大放映规模(4366家影院);
IMDB
一度长时间排名第一(现第三,其实这才是最轰动的纪录);
烂番茄网站好评率95%
雅虎网站用户评分A
……
……
……

以上是我整理的资料,是不是看得眼花了呢?不要紧,最新的数据是:TDK北美票房以5亿美元收官,这意味着,如果仅以北美票房论英雄的话,有史以来能压住TDK的电影就只有一部了:那就是神话般的《泰坦尼克号》。什么蜘蛛侠、加勒比海盗、史瑞克、星战、指环王,统统由大象成了蚂蚁!而《泰坦尼克号》收6亿神话用了整整10个月,TDK5亿只用了2个月不到!况且一定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十年前《泰坦尼克号》一片独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21世纪,电影无论如何坚挺、度过首周就会不举,而TDK又选择暑期档上映,意味着面临的都是航空母舰级别的竞争,在《功夫熊猫》、《WALL-E》、《汉考克》、《钢铁侠》、《通缉令》等暑期超级巨片重重的夹击下仍能如此唯我独尊、**群雄,这已经不能用成功或者火爆这些常见的词汇来形容了,这简直是逆天,简直是瘟疫
就连小布什,来参加咱中国奥运会开幕式时,下飞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看了蝙蝠侠了吗,弄得我方接待官员一时反应不过来(这个细节随后再谈)。
所以,如果身在大陆的你还没看TDK,那么赶紧买张枪版尝个鲜吧,只有一个要求:要买封底有优秀中文字幕字样的枪版。等你看好了,咱们再回来聊。


——————
我是剧透线——————

本文的题目是尼采说的: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阁下往深渊里看时,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这着实是TDK最好的注解。
【动机·代价】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坚定信念是: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动机为甚、代价几何。同样地,纵然电影世界塑造了那么多正义的英雄,但也鲜有电影能好好探讨英雄的立体面。我们大陆电视剧一度是这样理解立体角色的塑造的:好人,那么写一点缺点副线,比如粗心、冲动;坏人,那么写一点优点副线,比如优雅、孝顺……很多电视剧的所谓的立体角色都是这样来塑造的。其实这种破坏故事节奏的做法有些舍本求末,这当然比以往单纯塑造高大全的人物要进步,但也并没有高明多少。真正一流的角色,不害怕被写得高大全,因为编剧不是简单地组织故事写他的优点和缺点,而是把他放在一个同样真正一流的故事里面,让他受制于故事的前因,让他承担起故事的后果。一句话两个词:动机代价
这条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看看漫画英雄电影更是这样。《超人归来》为何屡受诟病,因为超人在故事里没有受制,没有承担,更没有付出代价,他就是去做他该做的事情而已,所以这种老派电影翻拍到现在仍不革新的话,就显得平淡无味。《蜘蛛侠1》被骂很傻,因为小蜘蛛硬是为了体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承担失去叔叔的代价,其实叔叔死亡的情节和故事主线没有关系。《蜘蛛侠2》口碑有所上升,也就是因为在续集里小蜘蛛失去能力后有所担当,并把这个作为了故事的情感主线。《钢铁侠》为大家制造了如此大的惊喜,也是因为编剧让托尼斯塔克这人的性格决定了故事的命运,而不是用多余的故事来展现托尼的性格,而托尼这唧唧歪歪的人为何如此讨人喜欢,就是因为一开始他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复仇的动机驱使着观众恨不得亲自帮托尼一把。
动机,和代价,是电影征服观众的不三法宝。
所以,在讲TDK的代价前,还是有必要把BB(即前一部《蝙蝠侠诞生BATMAN BEGINS》)的动机讲清楚。

BB
的突破在于,它不是在讲蝙蝠侠的故事,而是在讲布鲁斯韦恩的故事。所以,BB在新世纪成功了。其实,蝙蝠侠在美国诸多英雄中是最与众不同的——他不像超人那样能打飞机,他不像蜘蛛侠这样能四处乱射,他甚至没有钢铁侠的造人才华……但是,在漫画英雄大乱斗里,蝙蝠侠是最强的,甚至能打败超人,凭什么?
他赢在意志!赢在技巧!赢在黑暗!蜘蛛侠还只是个小屁孩儿,超人也不过是个娇贵的理想主义者,钢铁侠更是喜欢任着性子胡来。唯有蝙蝠侠,用肉身去抵挡子弹,用意志去抵抗伤痛,用大义去对抗邪恶。君不见,蝙蝠侠与对手搏斗的常用技巧之一,是抱着对方一起跳楼啊(他痛恨枪支,自己从不用枪,夺来的枪也迅速拆解,这些细节在TDK里都有充分的展示)!如果说他有什么超能力,那就是忍受疼痛的能力天下第一了。这位天底下最帅、最富、最善的公子,每一天晚上都是赌着自己的命啊!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往的旧版四部蝙蝠侠电影(两部蒂姆伯顿,两部乔舒马赫),从不在动机上给予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诺兰拍的BB让我那么爱不释手的原因:BB成功回答了这个动机,因为蝙蝠侠首先不是蝙蝠侠,而是布鲁斯韦恩。身为一个平凡的人,年纪尚小的他目睹双亲被强盗枪杀,当时的他心里只有恐惧和憎恨。他发现,害死自己双亲的不仅仅是那两颗子弹,也不仅仅是那个开枪的凶手,而是逼迫那凶手弃善从恶的黑暗社会。他单刀赴会直面哥谭市黑社会老大,却被侮辱得狗血淋头,于是明白:黑暗势力是他这种从小在温室长大的公子所无法理解的另一个世界。于是,布鲁斯韦恩做了一件我认为非常有种的事情:隐姓埋名,云游四方,融入黑社会,一方面切身体验当一个恶人是什么感觉(这使他看待善恶更透彻),一方面四处学习对外搏击、对内修心的技术(BB中是忍术)。当他学成归来,回到哥谭市,看到百姓仍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深知自己亿万富翁的身份或许可以让穷人有所温饱,却无法给予他们希望。一个凡人,一个肉身,其作为是有限的;哥谭市需要的是一个图腾,一个希望。于是,蝙蝠侠诞生!
布鲁斯韦恩有他的理想和抱负。他的初级目标,是为了避免他父母的悲剧在百姓身上重演;而他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哥谭市带来长久的和平,不再需要蝙蝠侠行侠仗义。BB的故事,基本就讲了初级目标的达成:警匪不再狼狈为奸,人们生活有了希望。看到这里,BB为新的蝙蝠侠电影系列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松了口气,觉得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恐怕让续集没有什么新意可供探讨了。我当然错了:与旧版的四部浪漫主义蝙蝠侠比较来说,BB的确已经相当现实主义了,但是对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来说,BB离他心目中的那个蝙蝠侠还是很远。或许他认为现实中真的有蝙蝠侠这样的存在。这一点稍后再表。
往细里想,BB只把把蝙蝠侠的问题探讨了一半。它只说明了动机,却未说明代价——当然,如果你硬要说先前的修行和双重生活就是代价的话,那还是去看蜘蛛侠之流的儿童片。蝙蝠侠的光明属性在于动机,而黑暗属性在于代价,所以诺兰把探讨代价的重任移交到了TDK的手上。黑暗骑士的题中应有之意,便是黑暗代价
很显然,蝙蝠侠的故事如果放在现实社会,那就远远没有BB那么简单。《十万个为什么》说,蝙蝠一旦被打在地上,就没有办法再飞起来。诺兰就很乐意把做这个实验。为了达到强烈的现实感,诺兰将TDK里哥谭市的取景都在放现实都市中拍摄,甚至指名道姓地把一条支线放在了香港。哥谭市褪尽哥特的光芒,哪怕是BB中的轻轨线都了无踪迹。在这个完全写实的城市环境里,用完全现实的眼光去考察的话,蝙蝠侠这一存在就显得尤其荒唐可笑——我们不就整天笑话他把内裤套在头上么——所以,让他付出代价就更顺理成章。在这部伪现实主义电影里,市民们不再是简单的群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圈子和立场。有人认同蝙蝠侠,有人COSPLAY蝙蝠侠,有人诅咒蝙蝠侠是藐视法律的私刑者,就剩人肉搜索蝙蝠侠了。当小丑声称蝙蝠侠不自首的话,每天都会杀一个无辜的市民时,每一个市民都抓狂了,不去诅咒小丑,而将矛头指向蝙蝠侠。当无能的个体遇到无奈的命运时,往往就会将愤怒转嫁到无辜的第三方。小丑实在是社会心理学的大家!
是的,蝙蝠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是被狗咬,是被忠臣质疑(福克斯),是被战友追杀(高登),是被爱情伤害(瑞秋),是被正直背叛(哈维邓特),是被邪恶玩弄(小丑)!天啊,要我是他,早绝望死了!到了影片的最后,布鲁斯韦恩对高登说:你来追捕我,你来诅咒我,你来放狗咬我,这些都是必须的。因为有时候真相是丑陋的,人们喜欢童话,所以必须要隐瞒。这样才不至于让人们失去信心。说完这句话后,他将被万夫所指,他将一无所有。
若评选2008年最悲情角色,非蝙蝠侠莫属。别以为超级英雄这么好当,这就是代价,这就是牺牲。在西方,牺牲一词具有极强烈的宗教意味。一人牺牲,必得众人救赎。不必谈基督受难,哪怕是中世纪普通的骑士,都要遵守严格的戒律,才能有资格拯救世人,绝非游戏里骑马泡妞杀人那么简单。这就是黑暗骑士的真正含义:黑暗的代价,黑暗的救赎。
【阵营·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观点、立场组成的混沌体。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牵扯、生灭。看罢TDK,第一时间想起的竟然是吴淼绘著单色漫画《塔希里亚故事集》(强烈推荐,D&D或魔幻爱好者恐怕无人不知吧)中《世界》那一章的故事,大意为:

在某一片虚无的空白中,有三个意识同时想到了世界:一号意识信奉自由,二号意识信奉平衡,三号意识信奉秩序……一号认为世界必须由自己完成,另两个意识是敌人,必须消灭;二号认为其它两个意识都能配合他撞击出世界,必须选择;三号认为其它两个都是他用来创造世界的工具,必须利用……一号因为无奈而学会愤怒,二号因为彷徨而学会痛苦,三号则学会了欺骗……最后,二号自我牺牲而爆炸,形成了第一世界;一号与三号在决斗中撞击,形成了第二世界,紧紧围绕着第一世界……后世的人们将这三个意识的残骸分别称为:天堂、人间、地狱。

三个意识就能编织出这样有活力的故事!而在TDK这个故事中,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数一数,竟有五个阵营之多:蝙蝠侠,哈维邓特,小丑,黑帮,市民。
蝙蝠侠的阵营还包括管家阿尔福、董事长福克斯、重案组组长高登。他们相信平衡,相信黑暗的公正,相信在特殊的时期,必须要用特殊的方法,不能教条,不能理想主义。我坚信阿尔福在当韦恩家族大管家前并非是等闲之辈,至少是私家侦探或者雇佣兵。他对世间冷暖的判断远远比布鲁斯更一针见血,而对韦恩家族的忠诚度又证明了他热血的内心。这是一个进退自如的性格,完美地担当了蝙蝠侠的后盾。而董事长福克斯有着精明的头脑和极为深厚的工程技术功底,没有他的支持,蝙蝠侠不出一晚就会残废。然而,福克斯虽然也对韦恩家族忠贞不渝,但并非是像阿尔福那样因感恩而死忠。他对布鲁斯少爷的支持,是基于对韦恩家族道德的信念。所以当看到布鲁斯为了抓小丑而研制了可以监控整个哥谭市的监视装置时,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辞呈,因为这超越了他所认为的正义。但他是极端理性的智者,在混乱当前还是站在了蝙蝠侠的身后,并最终认可了蝙蝠侠的道德底线。当他最后输入了自己的名字,启动了监控装置的自爆程序时,我想他以后对韦恩的信任将更加坚定。而高登虽然是此阵营中唯一不知道蝙蝠侠真实身份的人,但我却以为是离蝙蝠侠最近的一个人,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个配角。这个警察是个凡人,有家庭烦恼,有性格弱点,特别是有懦弱和妥协的一面,但正因为如此,他懂得以柔克刚的中庸道理,所以才能够在以前警匪一家的邪恶环境中明哲保身却不灭心中正义之火,所以才能够在手中有了些许权利后更加懂得正义的代价和友情的珍贵。自从蝙蝠侠出现之后,他以硕果仅存的好警察的身份得到了蝙蝠侠的信任,他与蝙蝠侠的关系是相互认同、欣赏、扶持的战友。然而他所在的警察局却仍然危机重重,先前的恶警察无非是有所顾忌而收敛恶行,并不能让高登的队伍更好带。在这样极端残酷的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背景中,他与蝙蝠侠的这种英雄相惜的战友情才尤其温暖和可贵。特别是最后,由高登遵守约定,不得不牺牲蝙蝠侠时,才把后者的悲情推到极致。
哈维邓特正营有两个人:哈维邓特和瑞秋。两人都是正义凌然的检察官,相信秩序,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有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存在。在哥谭市的众多社会利益阶层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不仅是哥谭市民的希望,更是蝙蝠侠的希望,是蝙蝠侠的后继者。他们与蝙蝠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蝙蝠侠,就没有哈维邓特这样热血好青年的生存环境;而没有哈维邓特的后继支持,蝙蝠侠永无退休之日,不可能通过体制内的渠道去维系住人们的希望,更不可能在一日之间借助法律程序扫荡一半黑帮分子——这就是光明体制的力量!体制外的蝙蝠侠永远做不到。然而,无论是瑞秋还是哈维邓特,他们的缺点也是致命的:所谓光越强,影越深。他们对邪恶的仇恨,并非是像布鲁斯韦恩这样亲身的体验,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结果——按小丑的思路,所谓的文明人,若不威胁到自身的利益,谁不想正义凌然!这就是这对情侣的致命弱点:他们不了解黑暗,因为他们从未深入过黑暗。瑞秋作为布鲁斯韦恩的红颜知己和身份知情人,却不可避免地与行走黑暗的他渐行渐远;而邓特更是防线脆弱,他相信正义是因为他相信正义的公平,而一旦这个信仰随着瑞秋的死亡而崩离解析时,他的崩溃和堕落竟然比谁都快,改去相信量子力学了!虽然光明骑士堕落成双面人看似不合常理,但是却符合邓特的终极思想:公平。一贯信奉理想主义的他只是稍稍修正了自己追逐公平的道路:之前是通过法律,现在是通过硬币。硬币正反面决定个人命运看似很荒谬,但是在现实中何不是俯拾皆是!我家小时候某一初中是当地最NB的名牌民办初中,毕业生升市重点率极高,引得无数孩子报考,无奈名额有限,一度决定随机抽号入取——这个和哈维邓特的双面人有何区别?但是众家长无不认为此举公平。双面人的诞生,并非是小丑一手造成的,而是邓特本人的“Dark side”由隐转显、集中爆发。由此不得不佩服小丑看人之敏感、论事之深刻,投出的匕首,刀刀致命啊!
于是就谈小丑了——这个TDK的第三主角,或者说是TDK的唯一主角。小丑的阵营只有小丑一人。是啊,怎么可能还会有第二个呢?希斯莱杰演技出色绝对毋庸置疑,更不可否认的是小丑的这个角色设定基础打得太好!这个存在,只相信混乱,相信混乱的公正,相信混乱的活力。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个人?他之所以可以料事如神占尽先机,之所以能够处处四两拨千斤,就是因为他是TDK里唯一看透皇帝的新装的智者,唯一参透这无穷宇宙得以运行的至高原则——“,推导到政治社会学,那就是无政府主义。是啊,一切都将归于混沌和虚无,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笑话!!!而在这笑话中求知求欢求生求死的芸芸众生,莫不是万亿亿个小丑,穿着皇帝的新装,跳着滑稽的死亡之舞?“Why so serious这句必将成为影史经典的台词,难道是从一个疯子、一个怪物口中吐出来的吗?不!这是只有从一个绝顶智慧的哲学家脑中才能蹦出的想法,小丑大彻大悟,所以游戏人间!遵循熵的理论,世间一切运行都是向死寂、黑暗、混沌的方向发展,如同地心引力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轻轻一推!能在如此透彻的高度思考问题,蝙蝠侠、邓特和高登怎么可能是小丑的对手?纵观整个故事,小丑如同催化剂,自身不参加化学反应,但是加速了整个病态的社会结构崩溃的速度,这个将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趋势,是无论谁都难以逆转的,历史书上就说这是历史的洪流TDK之所以让人感到透凉地绝望,是因为小丑如同物理教师演示引力实验一般,将社会崩溃的方程式写在了黑板上。最后两搜货轮的人成功互救自保,以及蝙蝠侠与高登演的双簧苦肉计,也无非是落入无底深渊前最后一丝光明。小丑的无政府主义论调虽然不新鲜,但是表演与剧情结合得完美无缺,使其感染力大大超越了杰克尼克尔森的旧版小丑。如果纯粹从电影现象来总结年份的话,我想2008年应该称为小丑年。膜拜诺兰兄弟,他们奉献了影史最经典的反派之一;也悼念希斯莱杰,他果真奉献出了经典的绝唱。
黑帮阵营就比较简单。他们相信利益,不相信公正,亲混乱,厌秩序。所以,一开始他们与小丑有共同利益点。但是,黑帮与小丑的本质不同,已经在电影开篇的银行家口中吐出了:黑帮有规矩,有原则,有信仰,有敬畏,而小丑什么都无视。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帮是罪孽更深重的团体,他们是制度的永恒挑战者,而且今后仍然是蝙蝠侠、高登等人斗争的主体。但是在TDK正邪纠结、利益交织的环境中,黑帮也成为了受害者,不是因为他们善良,而是因为他们正常。
市民,一切阵营的根基,是以往漫画英雄电影里最容易被忽视、却在TDK里得到最大重视的阵营。若把他们比喻成冬天的大海,那么终极正义是浮在表面的孱弱薄冰,终极混沌才是薄冰下的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他们首先是暴力承受者,但同时也往往在暴力循环中成为新一轮的施暴者——而一旦暴力循环形成,那么市民的破坏性比黑帮更强,颠覆性比小丑更大。因为他们才是其他所有阵营的根基:蝙蝠侠等情之所系,黑帮等利之所依。一旦社会选择自我崩溃,那蝙蝠侠等一众所坚持的行为逻辑一同崩溃,而黑帮与社会长期博弈形成的权力界限也瞬间消失。所谓的人民的汪洋大海,如果没有正确引导,那将是吞没一切的毁灭性力量!按小丑逻辑,如果最终小丑完胜,那不是小丑做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帮助小丑完成的。所以,TDK的真正高潮,不是小丑的被俘,也不是双面人的自我毁灭,更不是蝙蝠侠的自我牺牲,而是那两艘货轮上囚徒困境中百姓与囚犯的博弈胜利。那是无尽黑暗中的最后一丝亮光!也是蝙蝠侠最后不致绝望并自我牺牲的唯一动力!高登曾在小丑第一次被捕后中对儿子说:这回是我救了蝙蝠侠。而在结局中,我们应该说,这回是市民仅存的良知拯救了蝙蝠侠。这最后一丝微弱的光明,将蝙蝠侠从与深渊无止尽的对视中拯救。
平衡、秩序、混乱、利益、根基——冲来撞去,形成世界。
这五大阵营混战纠葛使得TDK超越了漫画英雄电影所能探讨的极限,从而更像是一部政论电影。我们也很快就明白了TDK为何在美国如此火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成功的营销策划,不仅仅是因为希斯莱杰的逝去,更是因为TDK完美迎合了美国市民的政治心态——哪怕是一厢情愿的政治心态。老戏骨迈克尔凯恩(管家阿尔福)这样评价TDK蜘蛛侠是美国人眼中的自己,蝙蝠侠是世界人民眼中的美国。一针见血!小布什如此推崇TDK,也恰恰是TDK低调地、微妙地、巧妙地、恰如其分地对美国的政治生态进行影射(当然,那个全民监视系统显得比较露骨),讲出了美国各支政治力量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也道出了美国民众在民主大选、反恐战争、个人隐私、公共利益等诸多政治议题的深刻反思。
【叙事·美剧】
近几年进影院看国产电影贡献了那么多银子后,我以为我总结出了一条黄金定律:烂片一定是从故事开始烂的。
如何把故事讲得让人欲罢不能,是电影最迷人的部分。
TDK最强烈的感觉是:不像是在看一部电影,而像是在看《24》精华版。各影评都乐于把高潮迭起悬念不断如同过山车一样从头爽到尾这样的褒奖之词送给TDK。若更深入地剖析的话,会发现TDK摈弃了好莱坞几十年来屡试不爽的传统类型片叙事模式,进而大胆借鉴美剧的叙事节奏。
传统的叙事应该是啥样的呢?
想当初我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好莱坞悬念设置的,在此正好借来一用。一个叫悉德菲尔德的学者曾在多部著作中(其中大部分成为电影编剧专业必读教材)总结了一个好莱坞体制下成熟的商业剧本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结构: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对抗、第三幕结局;在建置一幕即将结束的部分,有情节点I;在对抗一幕即将结束的部分,有情节点II。情节点I和情节点II,分别是剧本在叙事进程中最关键的两个情节点(如下图一),它们的任务是将情节转向下一幕,表现形式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



看到这里,你会想,扯蛋,装BOK,我是在装B,但我绝不是在扯蛋,况且装B也毫不妨碍我坚持将我最推崇的商业片剧本模式推销给大家——这的的确确是我见过的最简单有效的模式。好莱坞本质就是生产线,一个成功的模式是要经过无数的成功或失败的市场案例才总结出来的,而一旦有效,好莱坞向来不忌讳重复重复再重复地使用它。我不敢说所有好莱坞剧本都是按照悉德菲尔德的教材来写的,但是极大部分商业和艺术佳作身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模式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身为影迷的我们,也一直在免费享用着这个模式带来的快感。
我们可以把这个叙事模式先套在今夏同样获得普遍赞誉的《钢铁侠IRON MAN》上看看:第一幕是建置,就是展现托尼斯塔克的天才事业与奢华人生;情节点I是托尼斯塔克被恐怖分子抓住;第二幕是对抗,他借助铁人一号装备成功逃脱,回到美国后痛改前非,顶住压力关闭军工厂,潜心研究、测试、升级铁人二号和三号;情节点II是发现长期合作伙伴竟然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被挖心;第三幕是结局,托尼战胜了邪恶的铁怪,也战胜了自我。你看,《钢铁侠》故事之所以那么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完全按照这样一个模式来安排的。我们发现悉德菲尔德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的情节点III,在《钢铁侠》中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情节点I让托尼重新做人,而情节点II为整个故事贡献了一个大BOSS,它们都出色地完成了逆转故事方向的作用。通篇只安排了3场动作戏,中间穿插文戏若干,讲圆故事逻辑,厘清人物关系,不用再设置什么大悬念,省时省力。
我把悉德菲尔德模式捧得这么高,目的当然是借梯登高:这就是所谓优秀作品和绝世经典的区别。《钢铁侠》是好莱坞这个生产线上造出的特优产品,而TDK是克里斯多夫诺兰这个文艺闷骚积蓄已久的商业天才大爆发,两者属性不同。诺兰基本无视了一般模式的考量,而是从线索出发组织矛盾冲突,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感觉像是在看《24》的原因:美剧的编剧满脑子想的是冲突制造和解决的密度,他们不太考虑通剧节奏收放的问题;诺兰和他的编剧兄弟也一样,从影片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就是不断地制造冲突、解决冲突、制造更大的冲突、解决更大的冲突……直到最后产生蝴蝶效应,演变为一场波及整个城市的战争和社会风暴。
如果在事先没有被剧透的情况下,一个影迷先看了TDK开始的6分钟(这个恐怕很多人都下载过官方HD版了)——小丑的银行劫案——再直接跳到结尾看双面人、蝙蝠侠和高登的三方对决,恐怕一是没想到最终BOSS会换了个人,二是以为这期间的情节逆转最多34次,矛盾冲突也顶多89——正如《钢铁侠》一样。他可能万万想不到,TDK大大小小共编织冲突场景32个!是的,我自己一个个数的。反正我已经决定把文章写得又长又臭了,干脆把这32个冲突场景和涉及到的冲突阵营、博弈双方全部写尽吧!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这一段。

01.
银行劫案——小丑、黑帮、高登
02.
抓捕稻草人——黑帮、蝙蝠侠、市民
03.
哈维邓特法庭辩论——邓特、瑞秋、黑帮
04.
高登找邓特签搜查令——邓特、高登、警局内奸
05.
老刘与韦恩董事会会议——老刘、蝙蝠侠、福克斯、里斯
06.
餐厅偶遇拼桌——蝙蝠侠、邓特、瑞秋、市民
07.
黑帮代表大会——黑帮、老刘、小丑、高登
08.
小丑木马计——小丑、黑帮
09.
香港之行抓捕老刘——蝙蝠侠、福克斯、老刘
10.
审问老刘——邓特、高登、老刘、黑帮
11.
抓捕黑帮大审判——邓特、高登、黑帮、小丑
12.
小丑放录像威胁——小丑、蝙蝠侠、市民
13.
为邓特举办募款晚宴——蝙蝠侠、邓特、瑞秋、小丑
14.
警局局长和法官遭杀——小丑、黑帮、邓特
15.
无辜市民被杀——小丑、蝙蝠侠、市民、警局内奸
16.
里斯勒索——福克斯、里斯、蝙蝠侠
17.
行刺市长——邓特、小丑、高登、黑帮
18.
蝙蝠侠拷问黑帮老大——蝙蝠侠、黑帮、小丑、市民
19.
邓特拷问小丑手下——小丑、邓特、蝙蝠侠
20.
蝙蝠侠自首——蝙蝠侠、瑞秋、邓特、市民
21.
小丑追杀邓特被捕——邓特、小丑、蝙蝠侠、高登
22.
审问小丑——蝙蝠侠、高登、小丑、邓特、瑞秋
23.
瑞秋被杀、邓特被烧、小丑逃脱——蝙蝠侠、邓特、瑞秋、小丑、老刘、黑帮
24.
高登看望邓特,黑老大出卖小丑——邓特、高登、警局内奸、黑帮
25.
小丑烧钱黑吃黑——小丑、黑帮
26.
里斯公开勒索,反被小丑通缉——里斯、市民、蝙蝠侠、小丑
27.
小丑诱导邓特堕落为双面人、炸医院——邓特、小丑
28.
邓特复仇——邓特、黑帮、警局内奸
29.
全市监视装置——福克斯、蝙蝠侠、市民、小丑
30.
两船博弈——市民、小丑
31.
二捕小丑——警察、蝙蝠侠、小丑、市民
32.
双面人之死,大结局——邓特、高登、蝙蝠侠、小丑、市民
看看这么多、这么密集的矛盾冲突,竟然只压缩在两个半小时中,平均5分钟要制造一个冲突和解决一个矛盾,分别又要有起承转合和小高潮,可见节奏有多快!而这32个矛盾有六大特点:
一,每个冲突牵扯到的人几乎都是不一样的;
二,每个冲突都缺一不可,都为下面的一个或若干个冲突埋下伏笔;
三,没有一个冲突能够涉及到所有的人;
四,没有一个人能够涉及到所有冲突;
五,没有一个冲突统领全片;
六,没有一个人统领全片。
这些人,这些事,都被一张巨大的网罩在其中。每件事都得到了解决,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结局,整个过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看过那么多电影,哪怕是《T2》、《教父》、《盗火线》这样的殿堂级电影,都无法在那么短时间内组织那么庞杂的网。像《指环王》、《黑客帝国》、《星战》这样的系列又都只能求助于三部曲的强大包容性(《指环王》完整版一集将近220分钟啊)。而《24》、《迷失》这样的美剧,或许能够组织如此密集而庞杂的矛盾网络——但是美剧一季24集共960分钟还往往不能把所有矛盾都解决掉,而TDK只有150分钟……而且,在那么密集的动作冲突中,我们竟然还被屈指可数的几场感情戏小小感动一把,更为最后的悲情结局所震撼,我想TDK剧本的NB配合整体效果的完美,恐怕都不需要小金人来作证明了,以后所有的商业片导演和编剧,都会为如何超越这个神话般的巅峰而苦恼异常。
【高光·短板】

TDK
还有一些小亮点尤其值得说一下。
一,评级为PG-13。你能相信么?你能相信么???感觉这么R级的电影!!!不过仔细看,的确全片没有赤裸裸表现爆头、刀刺、粗口的镜头,说明诺兰有着超强超强的控制电影的能力和超强超强超强的玩弄审查制度的自信。要知道这个PG-13的评级是创造一切票房神话的前提。不过,双面人这个极端恐怖的造型让13岁的孩子看道德吗?
二,狗。狗在片中不经意地多次出现,扮演了一个很微妙的角色。一方面是表现了恶势力的邪恶(包括黑吃黑)。另一方面,蝙蝠侠最后对高登说:你来放狗咬我。狗瞬间变成了国家机器和正义暴力的象征,变成审时度势摇摆不定的市民的象征,变成蝙蝠侠自我牺牲受难逃亡的悲情象征。妙。
三,猫。猫当然没有出现过。但是当蝙蝠侠找福克斯改良蝙蝠衣时问:能防狗咬吗?福克斯说:你指吉娃娃?至少能防猫。妙啊,看来下一集猫女会出场了。
四,音乐。汉斯季莫和詹姆斯纽顿霍华德的组合好梦幻,我在BB时就对其中的音乐百听不厌了。缓慢的鼓点仿佛是蝙蝠的翅膀扇到我脑袋上。小丑的theme就像神经病竭斯底里地锯木头。
五,结局。和BATMAN BEGINS一样,TDK的片名也是全片结束后才出现。在这个强有力的结尾,诺兰终于又拿出了他打破时空按照逻辑剪辑的看家本领,声画对位效果极好,然后再配合高登对儿子的对话:老爸,蝙蝠侠怎么跑了?”“因为我们准备要抓他。”“但他没做错事呀。”“因为他不是哥谭市理想中的那种英雄,但哥谭市真的需要他。所以我们要追捕他。因为他承受得了。因为他不是英雄。他是一个沉默的保护者。一个大家的守望者。一个黑暗骑士。最后,配合那么激越的鼓点,配合那么卒章显志的片名THE DARK KNIGHT亮出,我,我,我不激动不行啊。
六,律师里斯。就是那个发现了布鲁斯韦恩的秘密后就自作聪明地跑到福克斯那边勒索巨额封口费的势利小人。绝的是福克斯处变不惊的回答:让我重复一下你的意思。你以为你的客户——这世上最有钱有势的人之一——暗地里却是个滥用私刑的家伙,每天晚上赤手空拳地跑出去打击罪犯,然后你的打算是去勒索这样一个人?呵呵,祝你好运。更绝的是里斯的表情,从一开始略带激动又故作镇定到听完福克斯一席话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看着证据说“KEEP THAT(就放你这儿吧),把我乐坏了!
当然,TDK有一个短板,虽不至于致命,但多少影响了整体的效果:瑞秋的扮演者。演技当然很好,但是比起原来的那个小美女(汤姆克鲁斯老婆)来,真的显得老而丑,这个外观直接影响了瑞秋牺牲给观众造成的心理震动,也直接削弱了哈维邓特的堕落动机——这么难看的女人,值得这样的白马王子痴情成这样吗?当初汤夫人貌似是因为婚后身价大涨(或因怀孕)而拒绝了继续扮演瑞秋这个角色,如今TDK反而身价狂涨,是不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呢?哈哈哈哈


——————
我是最后总结的废话线——————

TDK
的王者之势已经形成,在IMDB榜上停至第三名,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了。
当然,目前有可能超越诺兰的TDK的商业片巨人,进入我眼帘的也无非就这么三个人:詹姆斯卡麦伦、彼得杰克逊、沃卓斯基兄弟。他们都自己写剧本,都对电影的其它方方面面有着绝对强势的掌控力,而且有都自己的风格、主见、方法。詹姆斯卡麦伦其实还未被诺兰打败,论商业成就《泰坦尼克号》横亘在TDK之前,论艺术和技术成就《T2》也略高于TDK,但我对他前景不甚乐观,一是因为他不在商业片领域混有很多年了,明年的《天神下凡》如果失败将宣判这位天才永远出局,二是因为他对预算的控制力不像诺兰那么讨制片厂欢心,三是因为他的剧本虽然很扎实很扎实,但传统的叙事方式恐怕很难迎合现在以80后、90后为票房中流砥柱的观众群。彼得杰克逊是很懂剧本和技术相结合的鬼才,他还有一个更懂剧本的编剧老婆弗兰克做后盾,但是这胖子对影片的节奏控制能力并不成熟,还需要更多推出更多作品来历练。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完完全全地处于低潮期,虽然他们有能力掀起革命,但他们现在似乎更以让粉丝失望为乐。
另外的一线二线人物,我觉得更无望了:斯皮尔伯格和科波拉都老了,老人家权势当然很大,但是现在处于创作的半退休状态,造轰动很难了。卢卡斯?别开玩笑了。大卫芬奇至今没有一部电影能够用艺术商业双丰收来证明自己。莱德利斯科特的确佳作不断,但他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不可一世的王者风范。布莱恩辛格和萨姆雷米在创造力上还称不上大师。沃夫刚彼得森和罗兰艾默里奇现在以贡献烂片为乐。简德拉邦特和马丁坎贝尔还是整天混在二线。布莱恩德帕尔玛处于强弩之末。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是他的回光返照。M沙马兰同学今年的《灭顶之灾》让他遭遇了灭顶之灾。道格李曼的《越空行者》证明他不再值得期待。对了,约翰迈克蒂尔南是不是退出影坛了?
手指扳来扳去,难道诺兰上位成现在好莱坞的最值得期待的商业片导演,说明好莱坞不再值得期待了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精华

7155

积分

国王

耕战
1303
鹰币
273
天龙币
0
回帖
293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2 21: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The sunset came ... While i was meditated on a roc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主题

14

精华

11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20973
鹰币
90391
天龙币
0
回帖
9213

特级翔鹰勋章一级嘉禾勋章一级帝国勋章雄鹰勋章第六届火箭筒杯最佳战役第七届火箭筒杯最佳战役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2 2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好长啊……
ΙΚΑΡΟΣ ΣΕ ΟΡΑ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

精华

5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10564
鹰币
1005
天龙币
0
回帖
3550

二级帝国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二级翔鹰勋章二级嘉禾勋章雄鹰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2 21: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今天是看不完了
如果你看到我出现,请把我抓住,因为现在的我是很少出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精华

1087

积分

伯爵

耕战
100
鹰币
148
天龙币
0
回帖
56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2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和影评都是难得的佳作,或许对大家战役构思有借鉴意义。影评中提到的好莱坞模式和美剧模式,感兴趣的不妨去找找资料深挖掘一番。

电影当初看的时候感觉很压抑,小丑为恶而恶的疯狂让人感到极其不适,本来是当作爆米花大片休闲来看的,今天一整天都在找各种影评,才发现内涵如此深刻,怪不得看得如此费脑了。顺带一提,主演小丑的希斯·莱杰在片子公映前去世,有猜测就说是入戏太深不能自拔,精神压抑导致服药过量,当然,也只是猜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主题

32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3121
鹰币
40554
天龙币
0
回帖
8357

二级皇家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一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十字军勋章鹰之智者“翔鹰杀”勋章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1-8-12 22: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和莱杰的对手戏中,贝尔完败,事实上因为莱杰的存在,贝尔的主角属性都不那么明确了,实在不知道制片方究竟运用了怎样高明的操作手段,才让小丑在不可能被击败的情况下拿到最佳男配的小金人,只不过领奖的只能是他的家人了。

蝙蝠侠里的小丑有点儿就像福尔摩斯里的詹姆斯-莫利亚提,虽然没有后者做事严谨周密和无所不在的感觉,却更疯狂且更乐于亲身投入自己设置的局中。我认为小丑不是为恶而恶,而是因疯狂而作恶,他犯罪基本只为享受。

在TDK里,小丑更是彻底压倒了蝙蝠侠,他杀了那个本来不存在的女人,成功诱使“光明骑士”变成双面人,更使蝙蝠侠被迫选择作为城市的阴暗面存在。莱杰用神般的演技塑造了不可超越的小丑,又使自己彻底失去了自我超越的可能。

其实蝙蝠侠的支持者分量一点儿都不比他本人轻,没有阿尔弗雷德,没有福克斯,甚至没有戈登,蝙蝠侠都不可能拿下哪怕一次的胜利。而小丑,始终凭自己的头脑,愚弄着别人,也愚弄着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主题

14

精华

11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20973
鹰币
90391
天龙币
0
回帖
9213

特级翔鹰勋章一级嘉禾勋章一级帝国勋章雄鹰勋章第六届火箭筒杯最佳战役第七届火箭筒杯最佳战役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2 2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演死个人也真是…
ΙΚΑΡΟΣ ΣΕ ΟΡΑ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精华

1087

积分

伯爵

耕战
100
鹰币
148
天龙币
0
回帖
56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为恶而恶和曰哥说的享受应该并无二致。这是一种纯粹的恶,不为利益的恶,恶本身就是目的。另外,因疯狂而恶讲的又是另一个主题了:因是原因,为是目的,我们侧重不同。至于为什么为恶而恶的原因,疯狂可能是最方便的解释,但是小丑究竟是不是疯子,却又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怎么样的人是疯子?怎么样的人又不是疯子?记得看过这么一句话:人们通过把一部分人关进疯人院,证明自己不是疯子。都说小丑疯了,真的么?

是的,蝙蝠侠需要一堆帮手,需要高科技武器,还需要前一部电影去解释他的由来。于是我们看到,这个双亲被杀的亿万富翁离我们很远,现实中不会有蝙蝠侠,至少,我们不会成为蝙蝠侠。可是小丑呢?他没有姓名,没有生世,他的出现没有理由,他的曾经,可以是任何一个人。想到这,真有点不寒而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3

精华

3万

积分

宗主教

耕战
6206
鹰币
31547
天龙币
0
回帖
2213

三级翔鹰勋章二级帝国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3
发表于 2011-8-13 18: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大智的贴还是有必要顶一下滴
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主题

32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3121
鹰币
40554
天龙币
0
回帖
8357

二级皇家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一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十字军勋章鹰之智者“翔鹰杀”勋章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1-8-13 20: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智叔可以参考一下蝙蝠侠原版漫画,我的印象也不深,貌似小丑是掉到什么药池子里之后就这样了。当然他可能在作为一个普通小丑的时候就已经萌生了“疯狂”的念想,掉进去只是个让自己“改变”的契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主题

32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3121
鹰币
40554
天龙币
0
回帖
8357

二级皇家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一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十字军勋章鹰之智者“翔鹰杀”勋章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1-8-13 2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诺兰是个真正的天才,他的第一部影片《记忆碎片》就是神作,TDK是一个斜坡,真正的高峰还是《盗梦空间》,那种牵着观众的思绪走,甚至到最后都要给观众一个Inception 的高明手法简直让人战栗。明年的蝙蝠侠前传3,猫女回归,反派是让蝙蝠侠受伤最重的贝恩,其演员又是汤姆-哈迪,实在令人期待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4

精华

4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8852
鹰币
1114
天龙币
0
回帖
1552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二级嘉禾勋章二级帝国勋章十字军勋章雏鹰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4 1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精华

1087

积分

伯爵

耕战
100
鹰币
148
天龙币
0
回帖
56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11: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是The Dark Knight,不是Batman: The Dark Knight
是不是和漫画一样,其实影片留下了想象空间的,是也行,不是也行。其一,小丑要跟蝙蝠侠讲他的伤疤怎么来的时候,蝙蝠侠发射飞镖把他扔下楼,没让他说下去,其二,引用另一影评“榨干《黑暗骑士》”的一段话:
演员字幕上写的是“Bruce Wayne  CHRISTIAN BALE”而不是“Bruce Wayne/Batman  CHRISTIAN BALE”,原因是,诺兰认为贝尔确实是演了韦恩,但没有完全演蝙蝠侠,因为蝙蝠侠这个角色有替身
而“Joker HEATH LEDGER”,也没有写“Joker/Jack Napier HEATH LEDGER”。因为在1989年蒂姆·波顿执导的《蝙蝠侠》中,杰克·尼科尔森演的小丑,在没变成小丑之前,是Jack Napier,而《黑暗骑士》中一直只有小丑,没有Jack Napier,并且,字幕中不写Jack Napier,也就回避了此小丑是不是彼小丑的问题,随观众想去吧,是也行,不是也行

当然,我也注意到片头抢完银行后在警局看到小丑照片时,蝙蝠侠貌似说了一句“又是他”(没注意听英文原文,PPTV又不能倒放...不排除翻译错误),“又”,是不是指之前那个,其实也留给观众自己去想啦 总之,话未说绝

不过,作为一个没看过漫画没看过其他蝙蝠侠电影的人,我更愿意把黑暗骑士作为一部独立的影片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主题

32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3121
鹰币
40554
天龙币
0
回帖
8357

二级皇家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一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十字军勋章鹰之智者“翔鹰杀”勋章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1-8-14 1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说了,蝙蝠侠中的小丑相当于减弱版疯狂化的莫利亚提。

独立理解有其道理,但对于蝙蝠侠故事来说还是有偏差。仅针对这部电影来说,这倒不是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7

精华

3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6333
鹰币
53417
天龙币
0
回帖
2712

特级翔鹰勋章一级帝国勋章雄鹰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5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英雄主义的神作。但主要吸引人的还是小丑的个人魅力。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希斯莱杰。

反倒是“盗梦空间”,我印象并不是很好,当时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比“禁闭岛”差了好多,也比不上“黑暗骑士”,结构太散的电影始终不怎么合我的胃口。

诺兰的电影,关键还是在于创意,不落俗套,所以分一般都很高,粉丝也很多,但于节奏把握上稍显拖泥带水。相对而言,由于个人口味问题,我还是偏爱詹姆斯卡梅隆和罗兰艾默里奇的,他们的电影,往往给人一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感受,看得非常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7

精华

3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6333
鹰币
53417
天龙币
0
回帖
2712

特级翔鹰勋章一级帝国勋章雄鹰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5 14: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影评太过罗嗦,不够简约,而且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后面的总结和预测,也很多都是错的,这些人的电影,恰恰在这之后如日中天,掀起惊涛拍浪。尤其是他不看好的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

再者诺兰并不算是个纯粹的商业片导演,特别是以前,基本都是些剧情悬疑片,后来名气大了,就开始沾点商业气息,但始终不能归类为商业片导演,和詹姆斯卡梅隆、迈克尔贝、罗兰艾默里奇、彼得杰克逊等人放到一块比较,本身就不合适。倒是跟诺兰作风有些相似的昆丁,他没有拿出来作对比,还是说明功力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1-8-15 15: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段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6

精华

1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2467
鹰币
1
天龙币
0
回帖
7091

一级翔鹰勋章二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地图雄鹰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5 15: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所说大家有兴趣看看好莱坞模式 正合我意
最近正在与团内编剧捣鼓原创。对于情节点的设置原本就在脑海中,现在再刺激一下,加深印象了,而剧本也还在大纲中,参照这个模式修整一下。

“至于为什么为恶而恶的原因,疯狂可能是最方便的解释,但是小丑究竟是不是疯子,却又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怎么样的人是疯子?怎么样的人又不是疯子?记得看过这么一句话:人们通过把一部分人关进疯人院,证明自己不是疯子。都说小丑疯了,真的么?”
这就是《禁闭岛》啊!
天使归来的博客 大家捧场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5

积分

扈从

耕战
0
鹰币
57
天龙币
0
回帖
2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1-8-15 22: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还得仔细看一下蝙蝠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精华

1087

积分

伯爵

耕战
100
鹰币
148
天龙币
0
回帖
56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9: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命圣骑 于 2011-8-17 19:32 编辑

丝丝兄果然是大影家,11~

平时很少记人名(我这点曰哥想必很了解……),这次诺兰和希斯莱杰算是记住了。

蝙蝠侠这部电影确实不简单,前几天一直有种说不出的郁闷,后来释然了顺手自己写了一篇,也顺道帖上来娱乐一下

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35145-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5-5-3 11:01 , Processed in 0.766652 second(s), 22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