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11月10日冒雨回家。风寒雨急,劈面淋之如刀销针刺,湿濡上下,镜糊双眼,视人物咸耀其光华,不得明之,而竟有走歧路,多有绕行。感怀伤景,于车上胡思乱想,草成之,亦无顾平仄矣。风雨秋凉。逆余路长,悠车慢往。
浸透水目光华,抬头望,人物飞扬。
蓑衣究竟未冠,发湿披迷眼。
路崎岖,水深几许,道其漫漫霾积雨。
秋心已觉应悲谶,又怎奈霏霖淫秋人。
便有万千心事,水独流,萌烟孤雨。
若有晴天,云厚不掩星月分辙。
那堪徒行百千里,只付青灯书。 虽然是随便写的,不过写得真不错呀。
李白大概就是胡思乱想弄出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3 15:38:47编辑过]
看不懂... 大智,我们平民百姓怎么可能看得懂QS大诗人的巨作呢? 看不懂也得回帖啊..看帖要回帖嘛 看帖不回者死~ 写得不错
雨霖铃
并序佳品,岂可随流水东逝?转去乱弹~感觉挺危险的……大雨天,骑车,路人还很多……那种水深一处、浅一处的感觉最难受了……对了,按理来说词是最重平仄的吧,但我看当代大多数人填词,平仄都与先人不太一样…… 看得懂一些些……不过自个写的东西最底层的含义还是自个比较清楚!另外,这个是词吗?咋没词牌? 好!平仄本就是时髦,没有官家的条规,古体诗也没有格律.没有平仄的词,一样可以是词 古今字音已差很多。 可以按今韵。毕竟平仄有其科学性,令诗词有种音乐性和节奏感。诗词本来就是用来吟唱的,不是用来看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