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 发表于 2005-3-4 16:04:20

我的一点考场作文心得

<B></B><B></B><FONT color=#0000ff>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改称“考场作文”,应该更贴切了。其实也无所谓心得,只是上周小狐让我帮忙写一些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的东西,想了几天,也确实落笔写了一些,找了几个实际例子。</FONT>
<FONT color=#0000ff>现在终于写完了,通读一边,感觉还行——只能说是还行。因为我毕竟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所有观点、认识都是通过初、高中五年(暂时)的考试领悟出来的,正确与否,我想因人而异吧,有些人适用,自然又有另一些人不适合使用。</FONT>
<FONT color=#0000ff>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我是确确实实用心去写了,而且该着重的地方也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解说,希望对众位学生朋友能有利用价值。</FONT>



<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3></FONT> <FONT color=#ff0000>
<FONT color=#000000><B>一、         分析材料,找切入点

</B></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文字材料</B>


</FONT>

<FONT color=#000000>文字材料大多都是给一个话题,让考生根据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作文。这是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高考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出高分的(一般情况下,命题作文不写为妙)。</FONT>
<FONT color=#000000><B>例:</B>


</FONT>

<FONT color=#000000>门有很多种。


</FONT>

<FONT color=#000000>铁门、木门、玻璃门……


</FONT>

<FONT color=#000000>防盗门、家门、店门……


</FONT>

<FONT color=#000000>门内是一个世界,门外也是一个世界。


</FONT>

<FONT color=#000000>把门打开,门被打开,我们所获得的并不相同。


</FONT>

<FONT color=#000000>分析:


</FONT>

<FONT color=#000000>首先确定,该话题围绕“门”展开,所以任何联想都要与“门”有关。


</FONT>

<FONT color=#000000>第一句话:门的材料。


</FONT>

<FONT color=#000000>可以选择的切入点:哪种材料最适合做门等。


</FONT>

<FONT color=#000000>第二句话:门的应用。


</FONT>

<FONT color=#000000>可以选择的切入点:不同作用的门收效不同;联系第一句话,各种材料的门应如何应用等。


</FONT>

<FONT color=#000000>第三句话:门的意义延伸。


</FONT>

<FONT color=#000000>可以选择的切入点:目光的长、短、远、近;探索的意义、重要性等。


</FONT>

<FONT color=#000000>第四句话:开门的主动、被动各具含义。


</FONT>

<FONT color=#000000>可以选择的切入点:打开国门与国门被打开;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各朝人民起义的意义等。</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看图作文</B>


</FONT>

<FONT color=#000000>看图作文需要注意分解、补充图画内容,品味图中对话等。由于两年多没见过看图作文了,更没写过,所以实在没法写……</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二、         确定文体,摆正立意


</B></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写什么文体最好</B></FONT>
<FONT color=#000000>初中以记叙文为主,高中则以议论文为主。高考优秀记叙文与议论文最多可以差十几分,甚至更多。</FONT>
<FONT color=#000000>另外,剧本似乎是一个很吃香的文体,短剧本或中考满分作文的似乎不算太少,但高考里他还是没有什么立足之地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篇题目为《快乐回家》的文章(不敢保证对,因为还是初三听说的)。文章立意不错,但文笔着实一般。</FONT>
<FONT color=#000000>好了,言归正传。</FONT>
<FONT color=#000000>仍以“门”的材料为例。</FONT>
<FONT color=#000000>第一句话适合写记叙文,其实应为说明文更确切,但写起来相当难,说明文主要使用的手段在初、高中阶段用起来还不算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继续文好掌握得多。</FONT>
<FONT color=#000000>第二句话选择多些,记叙、议论均可。但这作为议论文话题来说,应该还算不上首选。材料比较平淡,最多只能说一些类似辩论性质的话,难以泛起波澜,说服力不会太强,读起来索然无味。</FONT>
<FONT color=#000000>第三句话是最有深意的一句,各种文体都是很合适的。如记叙文可以故事形式讲述一个“井底之蛙”看到“门外世界”,学习、奋斗等比较俗的话题,类似于小说形式;议论文可以抓住“探索”这一点来写,向探索的重要、必要性等,如果材料充足,非常好写也非常容易写好;如果允许写诗歌,那就好不要写记叙文,因为记叙文的语言远没有诗歌美。写诗歌,可以刻画一个黑暗的“门”内世界,再塑造一个五彩斑斓的“门”外天地,形成鲜明对比就是成功,当然,不要让读者看过内外世界后,觉得“门”内比“门”外更好……</FONT>
<FONT color=#000000>第四句话的角度,议论文是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的,可以由此联系中国历史,只要写出大气、霸气,分数绝对不会低,当可不做其他文体的想法。</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三、         拟定题目,斟酌开头


</B></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标题与开头是一家商店的门面


</B></FONT>

<FONT color=#000000>标题和开头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绝不能含糊。</FONT>
<FONT color=#000000>与开头相比,标题的重要性稍微弱一些。对于读者来说,一个吸引人的题目可以使他们更乐意、甚至更急切想看到内文,但这未必就是一个好题目的标准。</FONT>
<FONT color=#000000>好的标题,必须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如果一篇没有写明标题的文章,读者经过阅读,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那么文章的中心就是很明确的了。中心明确,标题所应起到的作用就被正文代替了,如此即使没有标题也不为过(当然,如果考场上不写标题是要被扣掉两分的,最可怕的是可能要降类,一定要慎重……)。</FONT>
<FONT color=#000000>当然,有些文章的标题必须隐讳,这类文章在乱世或败世还是很常见的,这些题目往往另有所指,例子很多,多看些一九二几年的文章(语文课本里应该有收入)自然就会明白。</FONT>
<FONT color=#000000>根据题材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FONT>
<FONT color=#000000>一段环境、背景描写对于记叙、小说等文体有帮助,具体相关“讲解”在修辞一节。</FONT>
<FONT color=#000000>议论文可以选择单刀直入,直述主题,也可以铺叙一些事实。铺叙时应选取典型事例,三、两句话搞定,不要浪费太多墨水(其实实因为写太多容易跑题,我究竟经常因为跑题扣分……);驳论性的文章需要在摆出事实的基础上,竖起对方辩客的观点,然后进行批驳。比较典型的《友邦惊诧论》,高一语文课本上应有收入。</FONT>
<FONT color=#000000>题记也算作开头的一种,而且似乎很流行。</FONT>
<FONT color=#000000>题记可以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思想精髓,也可以是引入语,但总不可以与标题脱离,否则就是弄巧反拙。以诗词作为题记是一把威力更强的双刃剑,又是文章的优秀、一般、下乘也只在一言之间。</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四、         组织材料,优化配置


</B></FONT>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000000>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材料使文章不只由一束中心的骨架来支撑,变得有血有肉。一下着重对散文和议论文作些“讲解”。</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散文材料


</B></FONT>

<FONT color=#000000>散文主旨:形散神聚。你可以无限联想,但所想的内容必须服务于中心。且散文一向要求绝对真实,这点是散文与小说之类文章的一大区别。但绝对真实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能看到,耳边所能听到的么?事实上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逻辑上的真实。</FONT>
<FONT color=#000000>高二语文学到余秋雨的《道士塔》,作者在王道士的圆寂塔前追溯至百多年前,西方古学者骗取敦煌佛教瑰宝的经过被一一重现,但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修饰的,他并未见“大人”们骗宝的经过,那他所说的这些话还可信么?当然可信。因为我们知道这段历史,作者经过对当事人的性格分析,联系历史事实写出可能发生的景象,合情合理,与逻辑真实并不冲突。</FONT>
<FONT color=#000000>散文通常也是作家寄志于言,托物言志的首选。比较明显的,像《白杨礼赞》,以“正值”的白杨树作为喻体,暗喻人才,在这动荡的社会实在不少。再说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该文由始至终都系在一个“梅”上,从卖梅的人为了迎合文人的怪僻而摧残梅枝,借指统治者摧残才人,是学子被束于八股等硬性学道,不懂变通等事实上,最后提炼出类似他的《乙亥杂诗》中“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议论文材料</B>


</FONT>

<FONT color=#000000>议论文除却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尚需论据支持,否则看客必然不会轻易同意作者观点,因为缺少论据的议论文没有说服力。</FONT>
<FONT color=#000000>论据一般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FONT>
<FONT color=#000000>道理论据通常是些公理、名人名言之类,不必经过验证,众人便会相信的公认理论。这些论据的应用多为“引证”,即直接用引号引入文中,或可以用简单的语言一带而过,总之,就是让文章的理论有“权威”。假如你想阐述一些抽象的观点,它应是首选。</FONT>
<FONT color=#000000>事实论据,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联系在例子上啦!说句不负责却是公认的话,只要例子支持论点,且不违背科学,自己“胡编”也无所谓,当然,“胡”得过了头,与现有科学相冲突就不行了。</FONT>
<FONT color=#000000><B>例:</B>


</FONT>

<FONT color=#00000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单相思的苦恼与甜蜜确实令人回味,令人难以割舍。


</FONT>

<FONT color=#000000>晋时有一书生名叫吾冬青(即“不懂情”,呵呵,查过百家姓,还真有姓“吾”的呢),只因酒醉生梦,却将梦中女子奉为挚爱,从此为一段不可能圆满的爱情也不能寐,夙夜忧思难安,身体一天天憔悴了,却没有半点悔意。别人笑他傻,他却不予理睬,只盼能再于梦中与挚爱重逢。</FONT>
<FONT color=#000000>当然了,像这种消极的东西老师们是不会喜欢的,如何在激进与颓废之间折衷也不失为一门“学问”。</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五、千种手法,百态修辞


</B></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别激动,这个“千”和“百”两个字是拽的,有没有这么多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肯定不知道这么多,而且……算了,不说了,再说下去快成绕口令了。</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环境描写的特色


</B></FONT>

<FONT color=#000000>手法,即写作手法。写作手法确实不少,像最基本的《诗经》六义后三点“赋、比、兴”之类,我们总是不知不觉便会使用。</FONT>
<FONT color=#000000>外国人写文章(小说)通常更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中国人则更注重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衬托情节非常普遍,这里就着重说一下。</FONT>
<FONT color=#000000>环境描写大多用于铺叙与起兴,根据所用地点、手法不同,大略有三重含义,即烘托心情、渲染气氛和表现作品背景。</FONT>
<FONT color=#000000>记得小学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十里长街送总理》,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天灰蒙蒙的,又灰又冷……”。开篇第一句话便把气氛渲染到一种冷人感到压抑,心情不爽,甚至哀怨的境地,成功营造出了悲哀的基调。</FONT>
<FONT color=#000000><B>例:</B>


</FONT>

<FONT color=#000000>他的心醉了,至乎碎了,碎成千万片,每一片都映出他秀美的面容。天边的夕阳格外红润,甚至稍嫌艳了一些。枯枝上的乌鸦成对地飞去了,留下几声好似嘲笑的嘶鸣。她决绝的话,不断在他脑中回响。唉,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偏偏丢了灵魂!


</FONT>

<FONT color=#000000>我承认这个例子龌龊了些,不过这么些比较容易突出环境描写的作用,感觉到了么?烘托心情就是这么体现的。</FONT>
<FONT color=#000000>至于表现作品背景的例子,我想不必找了,根据时代“景色”特点使文章背景一目了然。当然,“景色”二字也不仅是指些“非人”的东西。例如提到“男人们背后的长辫子”,基本可以确定当时是清朝。诸如此类。</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修辞不难,用好修辞不易</B>


</FONT>

<FONT color=#000000>修辞,也许我们所写的第一篇文章就用到了。</FONT>
<FONT color=#000000>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要注意本体与喻体、事物和人之间的联系即可。</FONT>
<FONT color=#000000>着重说的是鲁迅先生的比喻修辞特点,在其他作家的文章中鲜有类似的比喻,或者可以说其他人根本想不到那些喻体。</FONT>
<FONT color=#000000><B>例:</B>


</FONT>

<FONT color=#000000>……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徘徊……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颈项都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


</FONT>

<FONT color=#000000>分析:


</FONT>

<FONT color=#000000>这是《呐喊》小说集中《药》的第一部分里比较特别的比喻,相当有深意。


</FONT>

<FONT color=#000000>那些“见了食物的久饿的人”、“鬼似的人”、“潮一般涌的人”、“像鸭的人”其实都是一拨人,那个“黑色的人”正是连接明、暗两条线的人物——康大叔(这些就不细说了,高二语文会学到)。


</FONT>

<FONT color=#000000>那些久饿的人见到食物,自然就会扑过去抢食,这是表现他们的贪婪;鬼只在夜间出没,说明这些人和他们要做的事都是见不得光的;“潮一般地赶”反映出这些人的迫切心态,还是说贪婪;“鸭”那一段是最经典的,一方面突出这帮人的急躁、不安(毕竟是非法交易),另一方面,暗指这些人的麻木不仁终将为他们带来死的命运——不是么?鸭被提着脖子,下一道工序就是宰割了。</FONT>
<FONT color=#000000>另外,借代与借喻经常会被搞混。其实二者还有很多区别的,至少应知道,借喻无论如何还是“喻”,必须有恰当的本体和喻体;而借代不同,它是以实物本身特点代指该事物,如《药》中的花白胡子,《多收了三五斗》里的旧毡帽朋友等。</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B>六、快速作文法


</B></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小学六年级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去修产假(倒……),一个教初三的老师来给我们代了两个多月的课。对我来说受益了五年多的快速作文法就是他传授的。不过,说是五年可能夸张了,确切说应为三年。</FONT>
<FONT color=#000000>在转述之前,必须先打预防针,就是最开始使用时经常会写跑题,至少我是在跑了两年的教训下才走上正轨的。效果和明显,现在我写一篇八百字的考场作文,并且拿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以上的分数(满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平均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4</FONT>,默认最高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8</FONT>)只需要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前边的阅读题有更多的时间供我支配。</FONT>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000000>
</FONT></FONT>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000000>1、 </FONT></FONT><FONT color=#000000>分析构思法


</FONT></B>

<FONT color=#000000>我的“分析话题,找切入点”就是从这儿来的,就不必重复了吧。</FONT>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000000>2、 </FONT></FONT><FONT color=#000000>跳跃障碍法


</FONT></B>

<FONT color=#000000>就像跨栏运动一样,遇到障碍就跳过去。这是针对“提笔忘字”这一普遍现象的解决方法。一般人遇到这类问题就爱死抠,结果思路断了。有不会写得字,那就先空着,保证思路不要断,继续往下写。直到收完最后一笔在翻过头来“研究”这个字。</FONT>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000000>3、 </FONT></FONT><FONT color=#000000>等意代换法


</FONT></B>

<FONT color=#000000>如果空着的字实在想不出来,那就干脆换一个同义、近义字开代替上,简单易行。</FONT>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000000>4、 </FONT></FONT><FONT color=#000000>偷龙转凤法


</FONT></B>

<FONT color=#000000>有时写着文章,忽然想不起来下边该怎么写好,这也不难。所定要表述思想的关键字(如“毅力”等),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QQ</FONT>的自定义查找那样,把涉及到该内容的文章在脑中过一遍,找到合适的文章,就把该文章表达的思想换成自己的话写下来。</FONT>
<FONT color=#000000>但是,如果文章看得不够多,主旨记得不够准,就很可能重演我的经历,也就是说跑题:)</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好了,大概就是这样,熟练了就好了。</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宋体>本来还有第七项,优秀文章鉴赏</FONT> ,但是字节限制,所以就不发了,不过影响不大。</FONT></FONT>
<P align=righ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0000ff><B>天日2005.3.6</B></FONT> </FONT></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7 21:39:09编辑过]

小狐 发表于 2005-3-4 16:39:44

先谢过了!

剑过无痕 发表于 2005-3-4 17:57:26

天日教教我押韵是咋回事?

小狐 发表于 2005-3-4 18:40:37

重念小学……

剑过无痕 发表于 2005-3-4 19:22:59

………………

赵钱孙 发表于 2005-3-4 19:57:12

好玄的话语……

冯逍遥 发表于 2005-3-4 23:57:49

          不是很明白。。。。。

_CCC_大智 发表于 2005-3-5 13:48:28

好啊~~~太有用了

天日 发表于 2005-3-5 14:30:16

加上了第四篇-材料篇

小狐 发表于 2005-3-6 13:34:50

感动瓦

天日 发表于 2005-3-7 00:13:58

全部写完,约一万字吧……累死我了,希望有用

W.C 发表于 2006-1-27 13:47:57

要早几日看见这文章,前世的那些考试作文就不用写那么烂了。。贴切有用另外感谢天日在讲授之时也不忘提一下俺家的名头

天使归来 发表于 2006-1-27 15:30:15

龌龊兄说笑了...   怎么可能会"那么烂"~~~~~~龌龊两字一签上名去,改卷人马上填上满分.:D

天日 发表于 2006-1-27 16:10:18

汗……龌龊兄见笑了……这些东西似乎用到考场上也不合适……我们现在考场作文都有专门的专题,一个人物几乎万用万灵,三个专题就写遍天下考场作文了……什么时候总结总结……可能真的对还要应付考场作文的兄弟有用吧……ps:高三的考场作文,没下过一类:)ps2:汗……不慎冒了龌龊兄的名讳了……:)

天使归来 发表于 2006-1-27 18:31:34

那快点总结出来吧~~~~~汗....写得作文老在48/60徘徊

剑过无痕 发表于 2006-1-28 16:19:10

来救星了……谢谢WC把帖顶上来啊~2月4日就考试了……我作文连着几次都是被扣10多分了!

W.C 发表于 2006-1-28 16:46:17

不会写作文。。加上字写的奇丑再好心的老师见了也只是给个及格

灵魂加鬼魂 发表于 2006-2-7 21:11:39

我觉得没用

天日 发表于 2006-2-7 21:33:08

没有内容还连发三贴,对你肯定没用。因人而异吧

天日 发表于 2006-2-7 21:39:34

改称“考场作文”,似乎更加贴切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一点考场作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