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当年消灭了多少日军?
本帖最后由 sadam667 于 2012-8-19 11:13 编辑中国军队当年消灭了多少日军?
中日战争,是令中国现代历史走向发生重大转折一个事件。其影响中国历史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等。其结果对中国今天的时局仍在发挥重大影响。
每年8月15日,是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纪念日。很多国家都会纪念,中国也不例外。问题是,谁有资格庆祝?
过去,大陆的教科书一直说当年国民政府不抗日,只有中共抗日;后来,逐步承认国民政府是抗日主力。现在,又有一些人说中共当年根本不抗日。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共当年根本不抗日”的说法,过于武断了。因为当时苏联已经指示中共要抗日,中共也于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两次提出抗日口号“保卫苏联”,并且也确实打了一些仗。
https://188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8/13/18/6/u220158362_1327ed1faebg214.jpg
历史学家要有良心,要对得起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抗日先烈。 贪天之功者,要遭雷劈。
https://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8/13/18/3/u220158362_1327ecf0a6bg214.jpg
我们来让数字说话。如果连自己当年消灭了多少侵略者都说不清,那又怎么抢功劳呢?
1,政府军和共军各消灭了多少日军?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这个数字基本没有分歧。有分歧的,是有多少日军死亡。有多种数字。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44万余。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当然,也有对此持有异议的专家学者,比如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就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人。
必须说明的是,后来苏联为了抢地盘,急忙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约60万关东军,这属于两个强盗在中国抢地盘,不是功劳,更不能记在中国军队的功劳簿上。并且,当时日本人以及一些海外学者认为东北是满州国,所以从来不把关东军的死亡数字统计在严格的中国战区。
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帝国陆军史》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共计78万9370人。这个数字比较可信。
当时,除了中国政府军外,只有共产党拥有军队了。那么,两者分别消灭多少日军呢?
目前大陆的学者,有人倾向于认可伊藤正德的数据——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消灭了日军20万人;58万9370人,是政府军消灭的。中共军队消灭20万日本军人,不如大陆以前宣传的多,但是起码证明了“中共当年根本不抗日”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共当年的确抗日了。
也有人倾向于总共消灭日军44万, 国民革命军消灭40万, 共军消灭2万, 其他死亡2万的说法。
8年抗战才消灭日军最多不到79万人,很惭愧。苏联人到中国抢地盘的工夫,就消灭了60万日军。不过,考虑到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可以理解。
另:国民革命军远征军在缅甸等地消灭的日军人数,未统计在内。
2,政府军和共军的战报
必须考虑到日军当年极力缩小自己对外公布的伤亡数字,而国军、共军则要夸张自己的歼敌数字。
八路军部分战绩与日军战报的对比
1、平型关战斗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67人,伤94人(儿岛襄著:《日中战争》,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
2、广阳伏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军千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63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3、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4、三次破袭平汉路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1938年
5、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6人,伤26人, 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
6、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华北治安战》)
7、易(县)涞(源)战斗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14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8、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4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华北治安战》)
9、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
八路战报: 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0、冀中区五次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5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1、冀南1938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 毙俘日伪军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939年
12、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3、115师陆房突围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华北治安战》)
14、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4人,伤27人(《华北治安战》)
15、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华北治安战》)
16、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
17、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华北治安战》) [ 1940年
18、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
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华北治安战》)
19、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华北治安战》)
20、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 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华北治安战》)
21、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华北治安战》)
22、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华北治安战》)
23、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 [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华北治安战》)
24、百团大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军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华北治安战》)
25、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28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华北治安战》)
26、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23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华北治安战》)
27、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6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华北治安战》)
28、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华北治安战》)
国军方面
1、凇沪会战
国军1937年战报:日军伤亡6万余人;孙元良个人在2005年估计日军伤亡4到5万。
日军战报:日军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9115人,伤31157人,共计伤亡40672人.
2、太原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2.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3、南京保卫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1.5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76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4、徐州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在1937年承认伤亡3.2万余人
5、武汉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0万余人
日军战报: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6、随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7、枣宜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3万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8、南昌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1.2万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3、上高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4、晋南(中条山)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9900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5、第二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也有说4万)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7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6、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
日军战报:伤亡6000人,其中死亡160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7、浙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3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17148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8、鄂西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9、常德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0、豫中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1、长衡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6万余人(双方数字惊人的相似)(《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2、桂柳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3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6万余人(《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 [23、缅北会战 [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9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4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以上日方的资料全部来自日本国内。
日本方面甚至清楚到每个伤亡的名字。可怜我们的无名英雄。
3,日军死亡的将领是被哪一方面消灭的?
总的人数,容易滥竽充数。死亡的将军,就不容易造假了。我们来看数字:中日战争中,共129名日本将官阵亡,除去病死,自杀,飞机失事,死于苏蒙军、中美联合航空队之外,有50名将军死于中国军队之手,其中死于国军45人,死于共军5人,含一名刺杀身亡的
与国民革命军作战:
林大八,陆军少将,1932年3月1日,死于上海。
仓永辰治,陆军少将,1937年8月29日,死于上海吴淞。
家纳治雄,陆军少将,1937年10月11日,死于上海。
浅野嘉一,陆军少将,1937年11月14日, 战伤致死天津。
加藤仁太郎,海军少将,1938年7月31日,死于长江下游 。
杵春久藏,陆军少将,1938年8月2日,死于山西运城。
饭冢国五郎,陆军少将,1938年9月3日,死于江西德安。
小笠原数夫,陆航中将,1938年9月4日,坐机于湖北孝感被击毁。
饭野贤十,陆军少将,1939年3月22日,死于南昌。
山田喜藏,陆军少将,1939年5月12日,死于湖北大洪山。
田路朝一,陆军中将,1939年6月17日,死于安徽南部。
小林一男,陆军少将,1939年12月21日,死于内蒙古安北。
中村正雄,陆军中将,1939年12月25日,死于广西昆仑关。
秋山静太郎,陆军少将,1940年1月23日,死于山东。
左藤谦,陆军少将,1940年3月2日,死于江西鄱阳湖。
木谷资俊,陆军中将,1940年3月20日,死于江西。
水川伊夫,陆军中将,1940年3月22日,死于内蒙古五原。
前田治,陆军中将,1940年5月23日,死于山西晋城。
藤堂高英,陆军中将,1940年6月3日,死于江西瑞昌。
大冢彪雄,陆军中将,1940年8月5日,死于晋东南。
井山官一,陆军少将,1940年10月16日,死于湖北宜昌。
大角芩生,海军大将,1941年2月5日,坐机于广东中山被击毁。
须贺彦次郎,海军中将,1941年2月5日 坐机于广东中山被击毁。
上田胜,陆军少将,1941年5月13日,死于山西中条山。
山县业一,陆军中将,1941年12月25日,死于安徽。
酒井直次,陆军中将,1942年5月28日,死于浙江南溪。
冢田攻,陆军大将, 1942年12月18日,死于安徽太湖。
藤原武,陆军少将,1942年12月18日,死于安徽太湖。
浅野克己,陆军少将,1943年5月,死于广东东江。
仁科馨,陆军少将,1943年6月1日,死于湖南。
黑川邦辅,陆军少将,1943年6月28日,死于云南。
布上照一,陆军少将,1943年11月23日,死于湖南常德。
中?护一,陆军少将,1943年11月25日死于湖南常德。
下川义忠,陆军中将, 1944年4月19日,死于湖北应城。
横山武彦,陆军中将, 1944年6月11日,死于浙江龙游。
木村千代太,陆军中将,1944年6月11日,死于河南。
和尔基隆,陆军少将 , 1944年7月21日,死于湖南衡阳。
大桥彦四郎,陆军少将,1944年7月25日,死于湖南长衡会战。
左治直影,陆军少将,1944年7月27日,死于湖北荆州。
志摩源吉,陆军中将,1944年8月6日,死于湖南衡阳。
藏重康美,陆军少将,1944年8月16日,死于云南腾冲。
南野丰重,陆军少将,1944年9月8日,死于云南芒市。
与野山寿,陆军少将,1945年2月9日,死于华中。
山县正乡,海军大将,1945年3月7日,死于浙江椒江。
与八路军作战
沼田德重,陆军中将,1939年8月12日,被八路军击伤死于山东。
阿部规秀,陆军中将,1939年11月7日,与八路军作战死于河北涞源。
吉川贞佐,陆军少将,1940年5月17日 被共产党员刺杀于河南开封。
饭田泰次郎,陆军中将,1940年11月28,与八路军作战死于华北。
吉川资,陆军少将,1945年5月7日,与八路军作战死于山东半岛。
我不知道消灭了多少,但是我知道日本到后面被中国打得惨败。 楼主你发贴不累吗? 为什么我看完之后感觉我犯了个很大的错误…… 这是你原创的?太厉害了。看着这帖子,觉得热血沸腾。 回复 挨打三角 的帖子
没有啊,我很有兴致呢~~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8-20 16:43 编辑
歼敌数和伤亡数本就是相差很大的两个概念,有什么可比性。伤亡只包括重伤和死亡数;而歼灭、歼敌只要敌方这些数量的军队不在拥有战斗力即可,包括投降、改编、溃逃未归的,一苏军出兵东北为例,关东军被歼灭近70万人,但其实只有83737人是被苏军击毙的,剩下59万人都是投降的;基辅战役中,苏军被歼灭七八十万人,其实有65万都是被俘的,被完全围困摧毁了反击能力,这就是歼灭;就像长平之战,赵军真正在战场上折损的不足10万,投降的确有三、四十万,此时如果白起不放归这些军队就已经算歼灭赵军40万了,但问题是怕放虎归山留后患,所以就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悉数坑杀,放几百老幼回去报信,当然,这也算歼灭,但应该不属于战场上的击毙数。同样,平津战役中,傅作义部队共有52万人,后来共军报的也是歼灭(和平改编只是个体面的说法,因为确实不是简单的被俘而是直接换了番号直接编入解放军战斗序列且人数众多固有和平改编之说,其实本质上仍属于歼灭而且是高级的歼灭削弱了对手增强子自己)52万人,其实真正击毙的也就天津、张家口和新保安的部队,最多不超过20万,估计在15万以下 通常的说法是,一支部队减员20--30%即判定失去战斗力,事实上也基本如此,个案不论。有损失不到10%即崩溃被全歼的,也有战损达到70%仍还击的 楼上说得好 这个数字确实有待考究 怎么说呢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无论如何 现在是gong产dang的天下 抗日人人都知国民dang功劳很大 可历史书上不会这么写 悲哀了 为死去的抗日同胞们祈祷 现在有不少网评员丧心病狂,宁可认为中国至始至终都没有脾气反抗,也不愿接受国军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中坚作用这一事实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8-20 1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常的说法是,一支部队减员20--30%即判定失去战斗力,事实上也基本如此,个案不论。有损失不到10%即崩溃被 ...
一看战斗意志,二看组织架构。两者都健全的就是那种能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部队。 回复 qs 的帖子
百度的数据时:在12月下旬连克西头的新保安、张家口。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嫡系主力第三十五军1600人,在张家口歼敌第十一兵团部和第一○五军5.4万余人。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3人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当东头的天津守敌拒绝接受和平改编后,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22个师34万人在刘亚楼指挥下,经过29个小时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天津国民党守军10个师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
具体有到少是击毙的不得而知。35军这个数据有点诡异,35军事傅作义的王牌军,解放军难道是斩首,只歼灭了1600就把军长郭景云搞掉了,估计是少加了0 相关:12月22日该军及所辖2个师被歼,军长郭景云自杀。后在北平城内又重建该军,以朱大纯为军长.1949年1月被和平改编。王牌军建制应较大,所辖两个师及军部被歼,这个加起来数字应该不会太小,估计有将近3万余人,具体击毙不得而知,但1600人肯定扯了 这是哪本禁书上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