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考得只是一只鸟的区别
本帖最后由 帝国银之风¤ 于 2011-4-25 23:05 编辑今天期中考试。
首先是语文考试。
一开始是选择题。
考选择就要考文常。
2B选项:“庄子是个寓言大师,‘庖丁解牛’‘涸辙之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文笔精妙。”。
哥拍案道,对了!
乃做选。
考罢,同学语我曰:“选D。”。
吾辈大惊。
螳螂捕蝉,百度之,告曰刘向所著,又惊。
这不可楞(我们语文老师口音)啊!前几天还看庄子评传啊,是复旦中文系一仁兄写的啊,写到这个故事啊,怎么又成刘向了?
回家查书,果然,其中白纸黑字写道庄子外出打鸟,鸟盯螳螂,螳螂猎蝉,庄子感到大惊,觉得世间变化无常,今者我们以小得而自满,却不知道明日可能到来的大失。
详看注解,道是《庄子.山木》中文。
遂得原文,乃是:“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打不出来)步,执弹而留之。睹一 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 ,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 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我看了很久,冥思苦想其中的错误。然后大惊失色。
庄子文中道是“异鹊”,异鹊者,不知是何鸟也,只知是个鸟。而刘向一文中写道黄雀,黄雀非异鹊,“螳螂捕蝉,异鹊在后”,这才是庄子写的寓言!
原来语文考试考得就是一只鸟的区别。 {:5_146:}沙發
這真是個坑啊 我打赌出题人不知道《庄子山木》中有这篇文章,这个内容的故事,因为确实刘向版本的螳螂捕蝉更加流行,我也有印象,不过当时因为刚刚看过庄子评传不就,印象深刻,所以没有多想。
就算是说《庄子山木》不是内篇,是晚出的,非出自庄子笔下,那么我也一样可以指责课本中摘选的《庖丁解牛》《望洋兴叹》全都不是庄子写的,前者出自庄子哪篇忘了,后一篇出自《庄子秋水》。庄子一书二字标题的,学术界普遍认为都不是庄子本人所做,这是从汉朝对《庄子》进行评注时便有的看法,已经不是新说法了。但是课文的意思,是认为《秋水》是庄子所做,那么我没有道理认为《山木》不是庄子的作品。或者我也可以认为,这文中所写是庄子用过的比喻,庄子没写,他的门人写了也不一定。 啥时候高中语文考这么有深度的题了?原来不是摘篇光明日报的脑残文章出选择么? 《庄子》一书各篇文章是谁做的没有一个一定的说法,只不过是普遍认为内七篇是庄子的文笔 KK,你拿出2002版的《新华成语词典》翻开679页第二个词条,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明确写出出处为《庄子·山木》,其实每一本成语书都会这样写,把出题者狠狠地推倒吧~ KK,我也支持你,把出题者噎死去。
话说这种事当年我也做过。我们的语文教在,删改无数,往往把作者的原意改的面目全非。那些阅读分析,和脑残也基本无异。 知道了。 本帖最后由 ☆狂龙☆ 于 2011-4-26 19:33 编辑
中国教育的脑残病症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大家要淡定点................. 这跟腐败有啥关系,腐败不是这么瞎用的 偶咋这么杯具啊
我靠..........上个学期末近700分.满分860.(8科)
现在.........550分还不到...........我草
现在我初二..还有的救麽...........
我哥说我没救了...........怎么办呢.......退了150分..真草
前10滑落到20灬以后......YM..........B 啊,可能是出题人过于懒惰,也有可能是暂时性碳化氮了…… 今天讲卷子,都给分了。不错 我对一周后的考试表示担忧……猜想我们县城的本一老师会出成什么样的。 语文嘛,咬文嚼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