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的欲望与救赎
即使在无人地带,依然灼烧着人的欲望——欲望变成淘金者手中金砂,变成了“美丽的少女”脸上深坑,变为纠缠在人性中的灰色记忆。可可西里在欲望中寻找着救赎,如同一则寓言,反映着物欲时代中我们的处境。https://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7/26/200907261133198927c.jpg
可可西里(资料图)
一个管理局的新办法
为了印证普措才仁口中的可可西里淘金现象,我来到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当年为难普措才仁的老局长已经退休,新局长刚刚到任。不巧的是,新局长远在玉树,我未能与他见面;在管理局的安排下,我见到了书记才达。
“可可西里地区采挖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新疆和青海之间会建立一个新的卡子。再一个是今年西藏、新疆,包括青海周边地区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散发了大量的宣传册。只要领导齐心协力把队伍带好,我想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才达说。“去年打掉一些淘金团伙的事情被报道了,但它是属于青海的。案子方面我们一般不是太插手。”
管理局自然环境保护管理科的科长王周太则对我说;“采金大部分人员都是从海东地区过来的,像湟中县、大通县、华丰县、临河县等几个县,农民地种完以后就闲下来了,这段时间就去打工,通过各种渠道跑到可可西里采金。我们有专门组织巡山队,不定期地在可可西里境内巡山,每个月都可能会有,最少的也可能是每个月一到两次,如果发现的话,马上把他们请出来。”
“按照自然保护区的条例,违法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话,罚款是不能超过一万块钱的,这个数目太小了。设备、金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没收过。问题是没有一个相关明确的条款。如果一次性打击掉,以后的工作就比较好做了。”王周太说。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可可西里?才达说:“我们可可西里建设,应该延续过去已经牺牲了的老前辈们的精神。所以,今天要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归根到底要落在可可西里的遗传精神上。”
一个精神地标的新高度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入口,索南达杰的纪念碑伫立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
5月30日,和我一同来到这个纪念碑前面的有三个人:警察普措才仁、石材老板欧阳荣宗和志愿者吴柱。
远处是可可西里斑驳的雪地,眼前是几乎包裹住整个纪念碑的雪白哈达和猎猎风中的彩色风马旗——这与三天前,索南达杰当年的秘书扎西多杰对我描述的情景一致:“索南达杰在藏区特别有名气。老百姓来索南达杰的纪念碑,都是拿着哈达来的。他们说这个人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现在这个纪念碑由于可可西里的冻土环境和昆仑山脉地震的影响,已经有了损坏的危机。才达说的从“可可西里的遗传精神”入手,一个具体的行为就是重修在索南达杰纪念碑——在外人看来,重修一个纪念碑并无特别之处,但对最了解可可西里历史的人来说,这个碑的重修,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以前索南达杰和野牦牛队的话题,是管理局最忌讳的一个话题。”普措才仁说。了解这段历史的吴柱对我说,1997年到2001年野牦牛队解散前的这段时间,可可西里有两个“执法”机构,一是之前就存在的野牦牛队,一是新成立的管理局,彼此一度处于“一山不能容二虎”的“争功”局面。此后,管理局对索南达杰、野牦牛队基本上是绝口不提。
普措才仁说:“新局长来后,管理局把关于舅舅的一系列以前不会公开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新局长主动提出来,用我们局的名义和民间一起为这个纪念碑筹钱。现在索南达杰和野牦牛队的精神,直接是咱们的目标一说我们要做事做到那个程度,必须跟他们一样,变成一个标准。”
三人正是为了重修这个纪念碑考察而来。吴柱是负责募款的志愿者,欧阳荣宗是实际修建者。事实上,修建现在这个索南达杰纪念碑的正是欧阳荣宗。当年为了修这个碑,他与第二任野牦牛队队长扎巴多杰一起,到青海民政厅筹款,厅长没有答应,理由是索南达杰这个人“没到档次”。无法筹到钱的扎巴多杰只好跟欧阳荣宗说:“建这个碑,我什么人都不靠,就靠你了。”
欧阳荣宗因此垫付了索南达杰纪念碑的修建费用。扎巴多杰去世后,纪念碑的钱甚至要靠跟政府打官司去追回。欧阳荣宗从未后悔:“我是为了朋友,为了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心愿。”——2002年,欧阳荣宗陪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扎巴多杰的遗孀白玛,重新回到了索南达杰的继任者扎巴多杰的家。“我推开屋门,焦味传出来,只见扎书记贴在灵位前的遗像照片倒在酥油灯上,已经被烧了一半了。”那半张被烧焦的遗像照片,苦苦困扰了欧阳荣宗很多年。他觉得让保护可可西里的精神记忆,让这些保护过可可西里的人不至于被遗忘,是他的责任。
过去,管理局后来修建的藏羚羊纪念碑要远远高于索南达杰的纪念碑。但这次重新修建,两个纪念碑将会修到同一个高度。这种平衡,仿似一个寓言——正如过去野牦牛队与管理局局长的矛盾逐渐消散,孤独的英雄与泛滥的权力正重获平衡,保护者的信念与淘金者的贪婪开始了正面的对峙。
一个“门户”的集体救赎
1992年,治多县的老师扎西多杰,正对当地的教育感到心灰意冷。有一天,这位总爱唱“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的年轻人,在学校的招贴栏遇到了一张海报,顿时感觉自己找到了出路。
海报的发布者正是索南达杰。为了对付疯狂的盗猎者,这位西部工委的书记正招兵买马。扎西多杰成为了他招募的第一个“志愿者”,并担任秘书一职——从西部工委成立到索南达杰牺牲,他们一共12次进可可西里考察,行程6万公里,历时354天。
现在,已成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的扎西多杰,或许是中国少数看到可可西里真正意义的人之一。扎西多杰对我说:“可可西里已经被索南达杰的故事变成另外一个传奇。现在人们脑子里的可可西里不是什么地质空间,也不是保护区域,就是‘可可西里’。这里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各种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我现在想它是一个模板,可以做成一个公众生态的教育基地,它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一个门户,一个窗户,一个交流地。”
“我记忆里的可可西里是灰色的可可西里。那是一个大自然生命结构非常单一的地方。当时我从那里出来,见到外面的绿色,绿得眼睛都睁不开,感觉太奢侈了;听见苍蝇发出嗡嗡的声音,也感觉是生命的招呼。”扎西多杰认为可可西里的大自然让人感悟良多,甚至让人去相信佛教,“可可西里会让你更宽广”。
他再去可可西里,已经是2006年。当时他负责帮人领路,可可西里展示在他面前的景象让他失望不已:“我带羌塘保护区的人过去原来说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他们看到里面却被淘金的人弄得一塌糊涂。按照当时动物的数量、生态的状态,可可西里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
多年来在可可西里巡山的普措才仁也发现,可可西里一旦湖面涨了,回家看电视,新闻联播就播有地方洪灾;湖面低了,新闻联播就播有地方干旱。现在,遭受淘金者破坏的可可西里情况不太乐观:“可可西里和10年前相比,又是变热又是沙尘。以前我们是第三极,随便就是零下30度。以前我们巡山的时候,可以在冰面上行驶,现在你试一下,不掉下去才怪呢。”
一对可可西里的环保志愿者夫妇,生下的孩子就叫做“可可”。可可西里有贪婪的淘金者,也有来自主流社会和当地自发的保护者。
“藏民都是天生的环保主义者。”在扎西多杰看来,对于将自然视为“神山”,有着宗教信仰的藏民,最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他们是有“监督权”的。这是扎西多杰为反对淘金所做的事情。他的协会正面对西部的年轻人、社区和乡村老百姓,已经和法院合作,组织了6期跟非法淘金有关的法律普及班。
“我以前看过一句这样的话,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扎西多杰说,“第一个要的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个以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大家眼睛一睁就想这个钱的事情。但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七情六欲,真正是谁去关注生态呢?”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因为,可可西里的故事难以诉说,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会!”导演陆川曾这样说过。此刻在我的远方,正是每个人口中不同的可可西里。这个无人的地带,依然灼烧着人们的欲望——欲望变成淘金者手中的金砂,变成了“美丽的少女”脸上的深坑,变为纠缠在人性中的灰色记忆。可可西里在欲望中寻找着救赎,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物欲时代中我们的处境。
苏建平:可可西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什么都不做
(苏建平,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同样强度的人类活动对可可西里的影响要比对东部大,主要是可可西里的生态比较脆弱。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七到零下四度,降水100—200毫米,生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大概相当于成都平原和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可可西里的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生产力低,一旦放牧,特别容易退化,产生裸地,沙化。可可西里在管理上有很大难度,当地人口压力大,经济利益的驱动,让一切矛盾集中到了吃饭问题和自然保护问题的冲突上,而出现这种问题时,往往是自然保护给吃饭问题让路。
根据我们的观察,2002年以后,由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的气温出现了变化,有些地方升高,有些地方降低。我们主要通过湖面高低来判断气温变化,湖面升高是气温升高引起地下冻土、冰川、雪山融化的结果。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近年来几个湖的水位都上升_了,说明可可西里的气温也在上升气温升高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干旱化加剧,另一个是因降水增加而变得湿润。目前,生态修复措施很难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实施,一是因为耗资巨大,经济上难以承受;二是因为生态过程复杂,人工干预的有效性无法保证。通常只能在局部做一些有限的生态修复工程。
对可可西里来说,其实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什么都不做——既不人为破坏,也无需人为修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越少越好。因为有时候人类活动的结果与想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特别在生态脆弱区,人类活动要谨慎。
一般认为,青藏高原是中国和东亚气候的启动器。假如青藏高原变成暖干、地表沙化严重,在大风的作用下,沙子会刮到东部,会增加沙尘暴的机会。另外,长江上游有条分支叫楚玛尔河,它延伸到可可西里,如果自然保护区内沙化严重的话,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对中下游地区会产生不良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