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rus 发表于 2009-9-27 23:48:51

<连载+修正>KK的初中回忆录

一、学校、老师、书
我的初中只是个普通的学校,在区重点里,也都没什么竞争力。我又是一个挺不“上进”的学生。
初一时小,自以为是是难免的。
初二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也是难免的。
初三上学期是稀里哗啦,自以为是已离我而去了。
还记得那次作文我写了什么,还记得我想让老师知道什么,还记得那可怜的四十分,我怨恨老师根本没有看懂。
正如我写的。人们喜欢阳光,但雨更伟大,它让人们更加珍惜阳光。
穿上白T-shirt,再套上蓝色的校服外套。心情好的话里面的白领是要翻在外面的。
西外的校服对我来说已成习惯,已成自然。不喜欢圆领衫,因为不喜欢像其它男生一样打球搞得四脖子汉流。他们肯定都穿圆领的打球。我就喜欢翻得平整的领子。
上学要向北走,然后向东拐。天晴的时候阳光会很刺眼。穿过熟悉的街区,两眼还张望着四周,回想着以前的事。看到滕环宇在公车上,我证实我比65路还快时,那让我虚脱的速度;那个从天桥慢慢走下来,嘴里还唱着我这辈子也到不了的高音的小胖敦儿;人群拥挤的路口,两个人不知怎么就拌起了嘴;哦,还有那只想到路对面找自己主人却再也没能到另一边的小狗,愿它的灵魂已经安息。
骑车上学是件潇洒的事情。
到了学校会听到“morning”的问好。偶而也听到“布润的蒙达”的声音,这是小语种班在值周。
值周正是另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西外值周,每个人都有活,还不是一件。看惯了别人值,自己也无师自通了。在食堂,你就说“同学请往里走。”,管排队,你也可以说“同学请往里走”。在停车棚,照样还是“同学请往里走”。这句话不知是谁发明的,但已经是西外的一句通用语。
记得当时值周,我是站门岗的。嘿,你看他们说“morning”的,他们就站在大铁门两边。而我呢,要站在外面去。戴着个红带子,俗称“礼仪小姐”。我在这个位置可鉴证了不少好玩的事。
有一件是我在日记上记下的。那天很平常,快要“下岗”时,走来了位在门口踌躇多时的家长。
“同学,问你个事,你们英语分AB班是怎么分的?”
我一怔,“哦,啊…当然是按分排的。”
其实我们班已经有一学年没有分过英语班了,因为老师少。我记得好像是按分排的。
“哦,那B班是不是比A班差啊?”看来一定是某B班学生的家长。
“那个,也许会差一点吧,讲课速度不一样。”这不是让我编瞎话么?我可真无奈。
“哦……好。”她准备要走,可是又回来问道:“那AB班和中考有没有什么关系啊?”
我已经哭笑不得了。“当然没有。中考是看分啊。”
说完这话我有点后悔。既然一开始说分班和分有关,那么中考和AB班看来还是很有关系的。
第二件是更戏剧的一个事。
这是我初三时最后一次值周。一大早就见一家长推着车,车里还有书包,见到我,说:“学生,能帮我个忙吗?”
“您说。”
“我孩子上学书包没背,你能去他们班帮我把他叫下来吗?”
我听到这心里已经笑得崩溃了。“哦,嗯,好。”
我跑到初二十班,喊一个叫赵什么的。
“他在吗?”大家摇头。
“刚才看见他了,又走了。”又问:“什么事啊?”
他们中有一人说:“他刚才跟我说了,他回家拿书包去了。”
全班哄堂大笑。
“他妈已经给送来了啊。”我说。
又是笑。
最后一个看似是他哥们的人跟我下楼拿了赵同学书包。
中午值周就无聊多了。
我们西外食堂扬名天下。据说二附每周都得有两次吃饭时间在讨论我们西外的伙食。而食堂唯一的缺点就是地少,吃饭得站着,而且还排长队。在操场外面排成长龙。我算过,如果全校1500人都去排队吃饭,这队伍得绕操场一圈半。而只绕半圈就长得让人受不了。所以管理排队秩序变得很重要。
真的吗?“那些人”插队我们是万万不敢管的。自己认识的人却可以开开玩笑。
其实,每到第五节课快要下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准备好了饭勺。这时候往往会听到勺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引得老师的鄙视与一阵阵笑声。而我会把表调得准准得,来个倒计时。
10,9,8,7,6,5,4,3,2,1!
下课铃响,靠过道的男生都要伸出条腿,作冲刺状。而老师往往不管这个,照样讲课。所以说真正打铃就冲向食堂不用排队的事件不常发生,有一次就能让我们引以为傲半天。
“我可没拖堂喔。”袁老师乐呵呵地跟我们说道。
在我们西外毕业照的折页册上有一幅西外教学楼和操场的照片,学生们乐呵呵的从楼里跑出来,向这边跑,好像像着理想和未来一样。盯睛一看,那女生手里拿着啥?哦……原来是饭勺!
12:10,那是我们一天最快乐的时刻
但最讨厌的就是纪检部的人。我们值周生如果是警察,他们就是督察。管管人的人,相当威风。记得那初二的傻高个傲气地向我和闫河走来,不知我俩正在讨论离散数学还是Girl,他说:“值周的别说话。”
我火噌就上来了。
“上课不让说下课还不让说?!”
他没说话,走了。
第二天还是一样。他又来说:“你们有完没完?”
我瞪了他一眼,“没完!”
早读是最不招人喜欢的。
“支支~”谁又在叫我姓,哦,要抄物理作业?拿去。
过了半分钟送回来了。
原因?等作业发下来以后看到卷子上有老师写的两个字:过程。
早上的确生机昂然。
抄作业的一片一片的,学习好的坏的一块抄。这时候宛老师就要出现了。拉出去一个训一阵,约莫第一节课就要冲掉了。而最不喜欢的是周五的语文早读。跟读没什么关系,就是默写。朱老师拿着一小摞书和纸就来了,大家一阵骚动。
“别说话!”
我就没人说话了。
大家对那些小破纸的痛恨可是很深的。有一次老师忘把纸拿走了,那么厚一打,要不是我赶紧给老师送去,这纸估计就不见了。也许是作“演草纸”,写满算式之用了。
有时候到班里早,会看到吃早饭的。煎饼笼包这种“不上档次”的早餐只有闫河才带的来。他还拿着方便面当干脆面吃,就着那冲水用的酱。我有时也带早餐。贪吃谁都难免有的,一连几次,麦当劳的服务员都白给我一块薯饼,这就能让我乐半天。
上课,无论什么课,都有我上去站在讲台上的份。我当电教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大多老师都要用投影。这个投影蛮有意思,所有老师都拿它没辙,就是开不开。然后我就被叫上去了。
其实这东西啊,谁都开得开。这投影仪反映慢,按on以后要半天才有反映。而老师们就是等不及,我跑上去,假惺惺地按一下,好像很有技术的样子,然后就拿着遥控等,直到它亮。一般到这时,老师都很满意。
初中的课我是没睡过觉的。最喜欢还是袁老师和彬哥的课,轻松得很。时不时的出来那么几条经典的语录,被我偷偷的记在语文笔记的最后几页。
物理科上,靠窗的王心洋卷着帘子。彬哥看到,说:“诶诶诶诶诶!王心洋!美人卷竹帘。”
之后的场面可想而之。
袁老师上大练习是给我们总结题的作法。
“一般来说……”他顿了一下。“不能用一般来说。这样会误导你们。”
然后他拿着笔沉思了一会儿,继续说:“一般来说……”
这之后的东西因这四个字,已经都不重要了。
还有上化学课的时候,全班考得大杂。老师讲完卷子后发习题。我们还没有从失落中回过劲来,又让我们做题……
“唉。”我叹道。
张林林向她的课代表喊道:“不许'唉'!”
“嗟夫。”我又叹道。
…………
一模二模在我现在看来就像风一样吹过,轻快而不留痕迹。而中考更是转瞬即逝。
532分,我记得最后到西外报道时宛老师说的话。
“没白推荐你。”
那时才感觉到,我不那么消极了,我也当了一次正经的好学生。
          二、朋友、哥们、同学
曹继昂是老朋友了。架吵过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谁都不记仇。
朋友的开始很简单。无外乎几种,坐在周围的人,同桌;一种交通方式,又顺路;再又就是志向爱好相同了。
我跟曹可以说没什么相同的爱好。一个文科声和理科生的区别就在于此。他说些小说名,我不知道;我说些科学道理,他会头疼。而志向也因为爱好而相差甚远。受到长辈的影响,我是很想考师范当老师的。而可能因为骨子里那种叛逆的精神,没有几个老师他喜欢,即使是讲文科的老师,也不例外。他似乎是很喜欢娱乐方面的事,想成个演员吧。他是挺能演的。
所以我们只是同路而已。
“支幼石,”我们骑车回家时他问我,“你是不是用我橡皮了?”
“没有啊?!”我愕然。
“真的?”
“真的啊。”
“你真的没有用我橡皮?”
“我真没用你橡皮。”
“你再说一遍你真没用?!”
“我真没用!”
“成吧,我也觉得你真是挺没用的。”
他那天已经整俩人了,我是第三个。
还有就是那个好笑的造句。
“请你用卢家昆、我、艾丁、爱造句。不许加词”
“呃……这个……这怎么造?”
“答案是'卢家昆爱艾丁'。”
“哦……呃……那'我'呢?”
“人家小两口好好的你瞎搀和什么啊?!”
这种东西都能想得出来,他也真有才。
记得每一次取车他都比我开锁快,然后扶着车给我限时。
“我就数三下。一,二,三……”
“等等等等!”我还没跑到我停车的地方呢。
他还老说:“像我这么优秀的人……”怎么样怎么样……等等,而他也老说我这点不好那点不好。
“你性格该改了。”
“哦……”
钱筱问我,为啥他这么欺负你,你还跟他关系这么好?
现在我可以答了,他心眼不坏啊。
前几天他还问我跟周怎么样了,看来他还是惦记着这事,怀念着以前那我已无权享受的时光吧。(此事后叙)
滕环宇、闫河
这二人是无可厚非的哥们。
滕环宇接触得比较早,学前班就认识了。蛮帅气的男生,字还写得好。初一做车时经常和他一起走,所以熟得很。但我一开始对他印象并不好。
因为他总是答应。“嗯,对。”“是这样。”“对对对对,没错。”这让我总觉得很没意思。作为一个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我总希望听到些反对意见然后亲自击败它。可是滕啊,总不给我这个面子,所以我并不怎么喜欢这人。
而我也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成了哥们了。倒是他的正直打动了我,他从来不蒙人,也不坑谁,很多本份,又不招麻烦,当然也不像有的人一样玩物丧志,也不像别人一样有什么喜欢的人。并且还有他写的字。他自己从来不承认他字好看。
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噬好。唯有一个那就是喜欢地铁和火车。
他像我喜欢帝国战役一样。也在那么一个Discuz的地铁论坛里出没。也画一些图,发到网上去给大家看,也是有叫好有骂声。现在想想他和我实在太像。家都很近,而且都是自己家。姥姥家都也朝阳,也是周末才可以回去。都是一样的愤世疾俗,也都不喜欢跟他们一般见识,一起瞎混。我们也都喜欢马里奥,喜欢口袋妖怪,只用诺基亚手机,用钢笔写字……
高中我们在同一个学校,只不过不是一个班了。我仍老去找他。一起坐地贴回姥姥家时,听听Vitas的歌,又回到了之前的日子,好像大家都没有再变。

闫河在我们大家眼里是个再俗不过的人了。总是那么拉塌,从不把自己的头发弄整齐一点。洗个脸能弄一卫生间水,吃个早饭能弄一班的味,发个卷子能让全班知道他怎么错的,怎么可惜,他“应该”得多少分。
“我应该得120。”我喜欢调侃他,这时他便不说话,拿着卷子靠在衣子上前后咣当。
闫河的幽默是我们第一天就见识到的。一个“动机”笑翻了所有人,也让我记住了他。而他的学习也那么好。作为我以前的目标,他英语数学只给人一种登峰造极的水平。
“这道题,用梅涅劳斯定理做。”
他总是整出一些没有听过的人名来,把这写人名加个“定理”二字,便足以让我们五体投地。他看了那么多书,又记了那么多东西,让人佩服。
闫河这人很学术,喜欢扯一些科学道理。他是个打死不学文的主,我们倒是真是有共同语言。
“沃,你这证法是正弦定理的思路。”
我只得笑笑了。
而且不仅他誓死要学理,他还对女生学理科带着种轻蔑的态度。自然地,教理科的女老师他就很不喜欢。我们的化学老师就是女老师。而他总能找出轻蔑的理由。什么判错也不给改啊,讲课不清楚啊,而且他特别不喜欢老师给他定什么目标,尤其是把这目标定得很低,好像他水平没到。而表现的最多的还是化学老师的眼睛。
他管化学老师叫“斗鸡眼”,一种指带关系。我是课代表,不喜欢听他胡说。但他总是说,管也管不了。
“乡亲们……”他中午时突然冒出来一句。
“只要你们交出化学老师的照片,皇军是不会伤害你们的!”他接着说,“因为化学老师的眼睛里,有着皇军的秘密!”
哄笑。我也笑,他那声调实在滑稽可笑。
有一个词叫作强弩之末,用它形容初三的闫河实在不为过。吃了三年老底的他终于败下阵来。被我超过了,被本不如他的班长超过了,倘若被滕环宇考过,他还要唏嘘一阵才行。一模考完,他数学才考了98分,我比他高16分。这回他真哭了。
“袁老师说这卷子我好好做能到102,他什么意思啊?是不是瞧不起我?”
不知怎么应对。
他又说他家长不愿意给他报什么班,家里又那么小,乌烟瘴气的,等等等等。又说到小学连毕业证都没领就转到北京了。他本来考上了郑州外国语学校,一个很好的学校,但是他爸要调来,他只能调到西外来……听他的意思,他在抱怨。抱怨没有去想去的地方,在这里倒是耽误了他。
我后来没说话。
到最后中考他也没有什么起色。只记得他考完数学笑着跟我说,他最后一题做出来了。而我想想自己,却没有。
最后我总分比他多考了11分,考走了。而他因为不想学文,坚决要到别的学校去。他去了13中,后来他又跟我抱怨过,五科老师都是女的,学校也不分实验班。还问我我们高中有多少考上清华北大的。
我不知道,没有回答。
想着以前我们一起值周,看着那初二的纪检部傲气地走过来,他就会说:“地雷来了。”紧接一句:“咱把他撵拉了。”
然后我们笑。我记得我们在一块时经常笑,现在也记不得为什么而笑,只记得当时笑成什么样,捂着肚子喘不过气来。
真希望他在13也经常笑。因为消沉和不愉快,不应该出现在他身上。

[ 本帖最后由 帝国银之风¤ 于 2009-9-29 23: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9-9-28 13:02:31

看得我初一的也感动了
“没白推荐你。”....................................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13:26:08

.......第一章,但还要改一下.
一般这种文都晚上写.有感觉,.....

RackSa 发表于 2009-9-28 14:01:33

四十分算什么……可怜我第一次测试的那38分(老师有点侮辱人),最后拖了个102……

话说……KK那学习好松,竟然没晚自习……我这初一就有了,一天6:30到学校吃饭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

倒霉就二个字……

话说中考532分在我这算很低的了,要进全市第二的中学都要551分,进第一的要597分呢……

可能北京人多吧……我这中学也就十几个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14:18:11


嘿嘿
孩子,我们570满分- -|
我效率还是很高的……对我来说熬夜……没啥用

天行者 发表于 2009-9-28 15:12:34

原帖由 RackSa 于 2009-9-28 14:01 发表 https://www.hawkaoe.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四十分算什么……可怜我第一次测试的那38分(老师有点侮辱人),最后拖了个102……

话说……KK那学习好松,竟然没晚自习……我这初一就有了,一天6:30到学校吃饭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

倒霉就二个字……

...
天……你现在就有晚自习!?
没办法,要怪就怪孔夫子生在鲁国(山东)
你也算孔夫子后代了……既然是后代,不累怎么行呢?
话说我6:40就能到家了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15:28:47

……我五点就到家,九点躺下睡觉

天行者 发表于 2009-9-28 15:33:29

原帖由 帝国银之风¤ 于 2009-9-28 15:28 发表 https://www.hawkaoe.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五点就到家,九点躺下睡觉
北京这么轻……
不对吧?5点还不够3节课的呢……
我们下午上4节课,6:10下学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16:26:02

学习的确不紧,但压力很大。

0.03bx 发表于 2009-9-28 18:36:50


和我们现在的初中生活相似

六文丿鱼丸 发表于 2009-9-28 18:52:18

……万恶的晚自习严重影响我做战役速度……                                    ·

六文丿鱼丸 发表于 2009-9-28 18:53:48

说实话 听着<我们都是好孩子>这首歌读你的回忆录……怎么说呢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19:33:09

等着下面的吧,有的是悲情的东西…

!@@! 发表于 2009-9-28 19:58:34

我.7:30到家,初一五节课呀!:Q :Q :Q :Q :Q :Q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20:21:24

理解其它省市的孩子们的学习压力。
而且的确很不公平,你们付出那么多,竞争却更大,对于我们来说考个北京的一流大学实在不是难事。想进来就难得多。唉…

0.03bx 发表于 2009-9-28 20:51:59

额,我们初三了
下午还只有3节课 最晚6点到家
没有晚自习= =

忍者神龟 发表于 2009-9-28 21:37:47

一天八节课的人路过……

RackSa 发表于 2009-9-28 21:46:08

一天9节课+早午晚读+一天在学校比在家还长时间(6:30——12:00,14:00——22:00没回过家)的人再次路过……

相比老曾(非帝下党成员应该不知道)那届,我们少了一节课

[ 本帖最后由 RackSa 于 2009-9-28 21:49 编辑 ]

Ikarus 发表于 2009-9-28 23:21:06

已更新完毕,原来发表的有改动

匈奴骑兵 发表于 2009-9-29 17:29:59

。。。一天12节课的人路过
                        可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连载+修正>KK的初中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