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 这个印象是从哪来的
Q版3国 通俗一点
张飞,莽夫嘛 好厉害,居然看完了。。。。 本帖最后由 春田一九零三 于 2014-5-12 02:28 编辑
感觉就是典型的反常规钓鱼文:{:7_247:}
说说几个槽点:因为狂兄引文,吾辈也只好认真查点资料了{:7_249:}
1、作者关于“那么张飞家里有没有钱呢?是不是高富帅呢?……刘备折节是没用的。”的全段论述
在逻辑上存在很多问题,典型例如“刘备这个时候就是个游侠,没有名气也没有人际关系”,而史料上却提及“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旁白:这像游侠?)同时还提及“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完全看不出何来“没有名气”也“没有人际关系”
因此可以认为作者在本段完全是在YY
2、作者提及“要知道即使是关羽这样的普通家室,在178年关羽19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平这个儿子了”
这句大概是来自清代修编的《关帝志》?这本书很爱抄袭某本四大名著,可信度略见一斑。
正规史料中没有提及关平的出身。演义和民间多视关平为义子。
而就年龄来看,关羽次子关兴在史料中提及“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大概可知此人是200年前后出生的。
那么按本文作者的逻辑,可以研究下关羽22年间为什么没怀上二胎?
3、巴西之战。作者在论述上多有混乱之处。
(1)首先作者顾左右而言他,滔滔不绝各种可能是后来朝代伪造的古迹,以及提及《三国演义》中对于此战发生在阆中的错误描述。甚至对巴西之战前的魏蜀形势大谈分析。实际上关于这战的实质内容,直至“张飞再次千里转进,将张郃主力堵在了宕渠(渠县)”处才开始提及。
(2)作者又提及“宕渠这个地方并不符合山道迮狭的标准,我以为在双方相持五十日的时间里,很可能张郃已经成功退军了,但是被张飞堵在了米仓道上”。却无视史料中提及“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近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拜荡寇将军。”“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等描述,正是将宕渠作为张飞和张合对峙之处,而非张飞从他道邀郃军交战之处,妄自得出张合在退兵中被张飞所攻击的结论。却忽视张合在对峙中被张飞迂回攻击截断各部的可能性。
(3)作者还提及”张郃带着一小部分人下巴中,就能让两个郡投降,可见当时益州人士对刘备的信心之弱“,却忽略了两巴在战前实际上是张鲁和刘璋交错之处,北面山民多支持张鲁,南面则是刘璋地盘。而张合沿米仓道孤军深入,只能迁徙沿途的张鲁部曲、亲张夷民等,不可能深入巴郡。因此并非所过之处望风归降,而作者提出的“造成刘备后路断绝”更是毫无根据。
(4)最后作者提及”张郃因此功劳被拜为荡寇将军“,却完全忽视张合此前在收降张鲁过程中的一系列功劳“太祖征张鲁,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太祖从散关入汉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于前通路。”,再考虑到魏国并非战败降职(例如曹仁、臧霸)、战胜升职(例如夏侯惇),作者如此将拜为荡寇将军的功劳全归功于一役,实有一叶障目之嫌。
4、撇开作者从头到尾的各种逻辑错误文不对题不提,最后一段使得一篇看上去挺像史料分析的文章瞬间变成了草根励志文。{:7_338:}
春田一九零三 发表于 2014-5-12 02:23
感觉就是典型的反常规钓鱼文:
说说几个槽点:因为狂兄引文,吾辈也只好认真查点资料了 ...
文中不严谨和脑补的地方偏多,大家比作者认真多了 可以研究下关羽22年间为什么没怀上二胎?
已笑喷~
页:
1
[2]